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鲁仲连:春秋战国时期的“正能量”,却成为一个茫然觉醒者的悲哀

网络整理 2019-06-25 最新信息

当我写下鲁仲连三个字的时候,我陷入茫然之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令人神往的时期,除了无数的名家,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底蕴,这是怎样一种伟大的奇迹?而鲁仲连,在这段历史中,真的是无足轻重。无足轻重的人,又该有怎能样的闪光点呢?

鲁仲连是中国士子精神和侠义精神的结合体,也是一个茫然的先驱者,我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觉得这句话真的很适合鲁仲连这个人。

鲁仲连:春秋战国时期的“正能量”,却成为一个茫然觉醒者的悲哀

鲁仲连画像

史记中,司马迁为鲁仲连列传,这已经是很高的评价了,和他在一起的只有邹阳一个人而已。这与张仪苏秦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很相似。对于一个惜墨如金的史料编纂者而言,这种待遇就是这个人地位的集中体现。

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游於赵。

司马迁只用了很简短的一句话,就体现了鲁仲连的士子情怀。什么是士子情怀?这恐怕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存在于中国人血液里的一种情怀。“一怒则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这句话,可以直观的体现出士子阶层的觉醒,对于一个时代,有着怎样的意义。

我们知道,孔子周游列国“克己复礼”,知道商鞅“极身无而虑,尽公不顾私”更知道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些人,都可以算作是士子阶层的佼佼者,也是士子精神的代言人。

鲁仲连:春秋战国时期的“正能量”,却成为一个茫然觉醒者的悲哀

觉醒,然后担当,在春秋战国以及后来的两千多年里,觉醒、担当,成了这个阶层最珍贵的品德。鲁仲连就是这样的士子。

鲁仲连像是孔子、苏秦、张仪一样的能言善辩,也像是那些前辈一样的周游列国,而他又和前辈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立独行的一面,那就是侠义精神。史料记载:所贵於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

很多人,包括大部分的士子,虽然他们有担当,但除了为了国家,为了天下以外,也是为了个人,这种想法并不自私,只是一种选择,而鲁仲连,他有着士子的情怀,却更有侠义精神。

不得不说,鲁仲连是当时世界上最骄傲的人之一,因为骄傲,所以清高,这种清高,不是那种隐于山林的假清高。那种假清高,在历史上太多了,在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许由的隐士,因为一个人请他做官,他愤怒的到河边洗耳朵。接着遇到了一个放牛人,他问清楚许由的事情,只说了一句话,你洗了耳朵,难道不怕污了河水?

鲁仲连:春秋战国时期的“正能量”,却成为一个茫然觉醒者的悲哀

装腔作势的清高,是一种假清高,可以看成是没有本事所以故作清高的姿态。而鲁仲连真的是高节,他可以像张仪苏秦一样,说动赵王不帝秦,可以说动平原君不割让城池,可以只身说动聊城守将放弃抵抗。但他不会因此而居功自傲,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骄傲。

在鲁仲连列传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聊城乱,田单遂屠聊城。归而言鲁连,欲爵之。鲁连逃隐於海上,曰:“吾与富贵而诎於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

鲁仲连的功勋,彪炳史册,而他却从来没有当过官,他帮助赵国,帮助齐国,周游于各个国家之间,只是为了解决那些棘手的难题。但他到底为了什么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说过,鲁仲连是一个茫然的先驱者。这是我读鲁迅先生的呐喊,才想到了这些。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这是鲁迅先生《呐喊》自序里面的一段话,鲁迅又何尝不是一个觉醒者,而这样的觉醒者,也会在觉醒之后呐喊,在呐喊之后彷徨。而五四运动,又多像是百家争鸣的时期?当千年之前和千年之后的时代剧烈碰撞,我看到了那些士子精神背后的呐喊和彷徨。

鲁仲连:春秋战国时期的“正能量”,却成为一个茫然觉醒者的悲哀

商鞅未免遭到车裂,孔子未免急急如丧家之犬,孟子也苦于天下无人理解,这些都是觉醒者,也都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发出自己的呐喊,而又都在那个时代陷入可悲的彷徨之中。

觉醒者是悲惨的,觉醒者的茫然,也是无可避免的。当无数人睡着,这些人醒来了,当他们醒来,看到这个世界不像他们想象的那般美好,就会奔走呼嚎,他们或者想要叫醒所有人,或者用自己血肉之躯,砸出一个窗户,然后力尽而死。但这些人都看不到希望和未来。

这是第一批觉醒者的宿命,他们只是用自己的觉醒,来铺平道路,做一个垫脚石而已。

对于鲁仲连而言,他面对的就是这样的茫然,他希望为这个乱世做点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出手,他只能按照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思想,为这个时代贡献绵薄之力。而他的离开,是因为,这个时代无可挽救的悲剧。

鲁仲连:春秋战国时期的“正能量”,却成为一个茫然觉醒者的悲哀

当鲁仲连在聊城前修书燕将只是,他很天真,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聊城的问题,他只希望,不负祖国(齐国),不负百姓。于是,鲁仲连引经据典,不断努力劝降燕将。但结果,却出乎他的预料。

燕将因为害怕自己杀齐国人太多而被杀,于是自杀,燕将自杀,聊城大乱,而一代名将田单,居然残酷的进行屠城。其实,最后的劝说,鲁仲连是失败了,败了彻底,败得一塌糊涂。他的确想不负齐国,可是,田单的做法让齐国背上屠夫骂名。他想要不负百姓,可是,百姓却遭到屠杀。他做了最大的努力,却有了最悲惨的结局。

功成名就的田单,记得鲁仲连的功绩,但鲁仲连却以为这是奇耻大辱。所以,他选择离开。

鲁仲连:春秋战国时期的“正能量”,却成为一个茫然觉醒者的悲哀

结语

觉醒者最想要做的,是呐喊,最害怕的是彷徨,两千年前的鲁仲连,两千年后的鲁迅,还有他们背后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无数觉醒者,他们都在觉醒中呐喊,呐喊中孤独,孤独中彷徨。这几乎成为这个时代士子的宿命。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他们的骄傲,也有他们的悲剧,春秋战国时期,让无数人向往,而当我们真正走近他们的故事,却发现,那些潇洒的士子,那些快意恩仇的侠客,那些名动天下的才子,他们大部分,都是在觉醒中茫然的人。他们只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当这些人前赴后继,终于打碎这个黑屋子的时候,后世人只能看到他们的累累尸骨。而这些尸骨,成就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战国策·赵策》

本文作者:小小嬴政(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567190098450893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鲁仲连   春秋战国   春秋时期   田单   孔子   司马迁   文化   许由   商鞅   平原君   苏秦   张仪   鲁迅   孟子   聊城   蔺相如   我在宫里做厨师   史记   廉颇   庄子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