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这才是至死不渝的友情:读郭嵩焘写给江忠源的诗

网络整理 2019-06-22 最新信息
这才是至死不渝的友情:读郭嵩焘写给江忠源的诗

江忠源画像

中国古代有不少形容朋友之间情谊深厚的典故,如俞伯牙、钟子期为千古知音,管仲和鲍叔牙的管鲍之交,范巨卿与张元伯之间的鸡黍之交。

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志趣相投、肝胆相照、心灵契合。在道德上能相互砥砺、相互规过,在事业上能相互扶持和鼓励。一人先逝,另一人能照顾其遗族,彰显其声名。晚清的郭嵩焘对江忠源,符合这些标准。

在晚清湘军大佬中,江忠源早年的IP是侠义。此人生长在宝庆府的新宁县,宝庆地处湘中,交通不便,新宁更是宝庆府属的僻县,与广西交界。江家为寒素之家,从这样的环境里走出来的江忠源,早年能获得朋友圈的普遍认可,最重要的就是其对待朋友豪爽仗义,有“江忠源包送灵柩”之说。古代人客死他乡,必归葬故里,而运送灵柩是一项非常艰巨、费时费钱的活。江忠源在京师参加会试时,有同乡好友得病死在京师,他总是挺身而出,护送灵柩还乡。

郭嵩焘和江忠源是道光十七年(1837)湖南乡试的同年,他们应该是在长沙认识。此前一年,郭嵩焘与曾国藩、刘蓉相识并订交。道光二十四年,郭嵩焘和江忠源都来到北京参加会试,皆落第,是年八月十四,郭嵩焘将江忠源介绍给曾国藩。——因为道光二十五年,加开恩科会试,前一年落第的许多举子留在北京,等第二年的春闱。曾国藩一见江忠源,惊为豪杰之士,并断定他“当立名天下,然终以节烈死”。

湘军诸大佬中,江忠源因为家乡新宁近广西,是最早率楚军出省帮助向荣、乌兰泰守桂林城的将领。在曾国藩操练的湘勇尚未形成战斗力之前,湖南的地方武装,唯一可以仰仗的是江忠源的楚军。他在湘江上游蓑衣渡阻击太平军后,便率军北上,帮助固守长沙。太平军攻长沙未克,绕城而走,进入湖北,陷武昌,顺江东下,占九江、安庆、江宁诸名城,江忠源的部队也被派到湖北作战。

咸丰三年七月,郭嵩焘来到湖北前线,和老友江忠源见面,他建议江忠源置战船,练水师。——因为江忠源不久后战死,建水师之议后由曾国藩付诸实现。当时瞩目天下,清廷最有战斗力的公认是江忠源的部队,因此江被朝廷寄以厚望,官衔亦升为按察使。郭嵩焘写了《奉呈江廉使忠源三首》送给老友。第二首首联曰:“民望君恩日正浓,书生持节要从容”。

这两句有对好友善意的提醒。江率军作战的风格是勇猛刚强,不计安危。在“民望君恩日正浓”时,郭嵩焘叮嘱江忠源要从容一些,应该是为其安全和长远利益考虑,提醒他当心“杀君马者道旁儿”。第三首颔联、颈联曰:

六州吴越交兵气,八月江淮断海潮。

长路干戈天荡荡,十年鬓发影萧萧。

两人结识于天下还算太平的道光年间,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正当韶华的青年已是有萧萧白发的中年人,而干戈四起,天下板荡,叹时局,感年华。

这才是至死不渝的友情:读郭嵩焘写给江忠源的诗

咸丰三年九月二十六日,郭嵩焘作别江忠源南下。江忠源已奉檄率军东进,驰援皖境,同行的幕友有著名学者、新化籍的邹汉勋,他亦是郭嵩焘的老朋友。郭写了《汉川别江岷樵一兄,邹叔绩三兄三首》五古留别。江忠源字岷樵,家中兄弟排行老大,故称“一兄”;邹汉勋字叔绩,家中兄弟排行第三,故称“三兄”。

三首诗中,第一首表达了对江忠源率孤军去与风头正盛的太平军作战深深的忧虑。结尾四句曰:“旄麾虽众建,未足资挞伐。荷负良独艰,感念忧至骨。”他很明白江忠源虽然有一支战斗力颇强的军队,但还远远不足以和洪杨的大军对抗。江独自担负此重任,郭不得不为老友“忧至骨”。

第二首是写给邹汉勋的,开首四句曰:“吾友邹叔子,满腹藏诗书。探箧得韬钤,荷戈走江湖。”

邹汉勋是朋友圈中公认的读书种子、大学问家,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尤擅长于舆地之学。“韬钤”为《六韬》《玉钤》合称,代指兵书。郭嵩焘对邹汉勋投笔从戎表示钦佩,我以为字里行间还流露出一丝惋惜。

这才是至死不渝的友情:读郭嵩焘写给江忠源的诗

郭嵩焘的担忧不幸很快成为现实。咸丰三年十二月(1854年1月),在安徽巡抚任上的江忠源孤军守庐州,城破投水自杀,年仅四十二岁,邹汉勋与太平军肉搏战中,死于乱刀之下。郭嵩焘闻讯,作《哭江中丞》。叹息“九州一柱竟南倾”,朝廷的柱石倒了,作为死者的多年朋友,“孤臣闲退今华发,日倚柴扉涕泗横。”

这才是至死不渝的友情:读郭嵩焘写给江忠源的诗

江忠源战死的次年即咸丰四年(1854),郭嵩焘赴宝庆府属州县为湘军募捐筹粮,于阴历十一月来到新宁县,特意去拜谒江忠源的故居,探望江忠源的老母,写下了《展江中丞故居,感赋六首》。这组诗一开始写道:“行役艰难际,凄凉哭寝门。”隆冬之际,山路崎岖,一路艰难跋涉的郭嵩焘,总算来到新宁县杨溪村江忠源的故居前,此情此景,不由得大哭。

这才是至死不渝的友情:读郭嵩焘写给江忠源的诗

第三首诗前四句曰:“舒、庐未可弃,一死抵张巡。世乱才须惜,人亡国亦屯。”舒城和庐州(合肥)是江淮进入到中原的门户,对清廷而言,此两城丢失,直接威胁到鲁、豫。从军事角度而言,江忠源不应离开六安去守庐州,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死报国,重演了张巡守睢阳的悲剧。一代将星做出了没必要的牺牲,从而导致整个国运受到了影响。

第五首读来最为感人,前四句曰:

白女王珪母,升堂泪总垂。

诸昆能继续,多难复旄麾。

这首诗用了王珪鉴别儿子好友的典故。王珪为唐初四大名相之一,早年与房玄龄、杜如晦交好。王珪的母亲李氏对儿子说,你将来会有出息,必须交友谨慎。我不知道你现在结交的好友是什么样的人,你什么时候把朋友带回来让我看看。于是有一天王珪将房玄龄、杜如晦带回家,在房间里天南海北地聊天。王母在隔壁偷听了一个时辰,找个理由把王珪找出来,悄悄地对儿子说,你那两个朋友都有宰相之才,前途不可限量,你要跟他们好好相处。然后杀鸡置酒款待了房、杜二人。

郭嵩焘自认为和江忠源的交情,犹如王珪和房玄龄、杜如晦那样。可现在朋友已逝,上堂拜见其白发老母,情何以堪呀。好在江忠源还有几位好弟弟,能接过兄长的旌旗,把大业持续下去。江忠源下有三个弟弟,皆随其征战。仲弟江忠濬,后任四川布政使、广西布政使;三弟江忠济,累功至候选知府,升任道员,后在通城战;四弟江忠淑,累功至知府。对清廷来说,新宁江氏堪称一门忠烈。

江忠源战殁后,郭嵩焘除悼诗、挽联之外,还为江府写有《赠总督安徽巡抚江忠烈公行状》《新宁县江忠烈公祠记》《江氏义塾记》等文章。

一死一生,乃见交情。对江忠源,郭嵩焘尽到了朋友之道。

本文作者:十年砍柴(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480352337828301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江忠源   郭嵩焘   曾国藩   咸丰   道光   新宁   管仲   太平天国   伯牙   鲍叔牙   湖南   湖北   长沙   班超   广西   汉川   张巡   刘蓉   军舰   吴越   安庆   舒城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