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康熙王朝:吴三桂战略失误,没有过江直达北京

网络整理 2019-06-22 最新信息
康熙王朝:吴三桂战略失误,没有过江直达北京

第76期话题:吴三桂的战略失误,只想站稳脚跟,没有过江,直达北京

咱们之前说了,三藩之乱之所以会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吴三桂的战略失误。

否则鹿死谁手,还真的难说。

咱们今天就详细分析一下,吴三桂的战略失误在哪里。

第一、攻取江南半壁,站稳脚跟。

吴三桂认为自由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是万全之策。

他这样的考虑不能算错,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就可以进退自如。

进可以挥师北上,克复中原,退可以和康熙分庭抗礼,划江而治。

吴三桂的打算不可谓不精妙,他是要稳中求进,稳扎稳打。

吴三桂这么做,除了因为他年龄大,变得谨小慎微外。

还有一个现实原因,首先是战略走向:

吴三桂的反叛路线是西南——东北走向,他要是直线进攻的话,东南侧翼就暴露了。

很有可能给清军以可乘之机。而且东南隶属于其他二藩的范围,三藩并未达成高度的一致。

很有可能他们会在吴三桂身后掣肘,但那时候,吴三桂就进退两难了。

身后有清军和其他二藩虎视眈眈,他必须稳定东南半壁,然后才能尽心竭力无后患的北伐。

您看诸葛亮,六出祁山之前,不是也先征服南蛮孟获吗?

要不然后院失火,顾头不顾尾,就会像关羽那样大意失荆州。

吴三桂不想走这个老路,他必须拥有一个值得信赖的后方,来巩固自己的战果。

康熙王朝:吴三桂战略失误,没有过江直达北京

第二,错过了北伐的好时机。

稳定江南半壁是必须的,但是北伐也是必须的。

因为这个时候北伐,清廷毫无防备,完全可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甚至有可能直捣北京,消灭康熙,到时候各地的清军群龙无首,只能归顺或者被消灭。

可吴三桂过于执着,并没有乘胜打过长江,直取中原。

反而磨磨蹭蹭,坐视战机消失,给清廷以喘息时间,调兵遣将,从容部署长江防线。

至此,吴三桂的势头就被压制在长江,渡江就成了奢望,直捣燕京成了虚梦。

当然,这也说明了吴三桂虽然势力庞大,但是却没有独当一面的将帅之才。

或者吴三桂不信任自己的属下,对他们百般约束。

假使能指派一名大将乘胜渡江北伐,不但能有机会直捣黄龙。

而且能够吸引北方的清军主力,不让他们云集南方,减轻吴三桂巩固南方的压力。

一旦为吴三桂争取了巩固时间,他就可以安心的打过长江接应。

到时候收复中原,不但不是吹牛,甚至会轻而易举。

一旦吴三桂过江,就会瓦解康熙的战斗意志,他必然会迁都。

即使不迁都,也只能作困兽之斗,挡不住吴三桂的进攻。

您看太平军刚定都天京,立马开辟其他战场北伐、西征一个都不落下。

虽然北伐北镇压了,但是造成的有利局势。

他们大有直逼北京的态势,有效的减轻了天京的压力;为西征的胜利,争取到了时间和机会。

吴三桂假使能派将北伐,开辟第二战场,局面必然会被扭转。

可是历史不能假设,吴三桂终究没能突破长江,眼看取胜无望。

他决定疯狂一把,改朝登基,当上梦寐以求的皇帝。

人家是再不疯狂就老了,他是再不疯狂就死了。

果然,即使当皇帝,也没撑几天就失败了。

康熙王朝:吴三桂战略失误,没有过江直达北京

正史链接:1673年11月21日,吴三桂从云南起兵反清,接着开始北伐。

起初几个月,吴三桂军势如破竹,接连攻占云南、贵州、湖南、四川四省,前锋推进到长江南岸。

本应一鼓作气,但是吴军兵锋却停了下来,不再渡江北上。

关于吴三桂不愿北进的原因,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

其一,吴三桂“欲出万全”,不想放弃根本之地云贵。

因为吴军全力北上,意味着弃根本。倘若大事不顺,中道受挫,就使自己陷入进退失据的危险境地。

屯兵长江以南,巩固阵地,站稳脚跟,即使大事不成,尚可划江为国,立半壁江山。

其二,吴三桂顾虑儿子吴应熊尚在北京被扣押为人质。

他希望以不过江作为交换条件,促使清廷将吴应熊放回江南。

不管哪种原因,吴三桂不过江,就意味着失败了。

剧情来源:《康熙王朝》第21~23集

图片来源:电视视剧截图,侵权立删

本文作者:脑洞解读(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480266949348608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吴三桂   康熙   康熙王朝   长江   吴应熊   我在宫里做厨师   孟获   南京   云南   诸葛亮   关羽   太平天国   也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