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诸葛亮、王猛、慕容恪三人如何被后世怀念

网络整理 2019-06-08 最新信息
诸葛亮、王猛、慕容恪三人如何被后世怀念

诸葛亮、王猛、慕容恪三位著名政治家都被后世怀念,但怀念的群体大不相同。

诸葛亮既以善政令普通百姓怀念,因为用人平均,人格高洁,即便是地主豪强也无不对于敬爱有加。

诸葛亮、王猛、慕容恪三人如何被后世怀念

诸葛亮

《三国志·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西晋袁准《袁子》:及其受,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司马昭认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强于自己的父亲司马懿。

司马昭灭蜀之后:

帝为晋王,委任使典兵事。及蜀破后,令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勰悉暗练之,遂以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迁将军"。

司马昭是司马懿最看重的儿子之一,和司马懿学习多年家传兵法,也亲自出马搞定过淮南三叛中的最后一战。然而他留给司马炎的王牌部队大晋中军,却是按照诸葛亮的风格训练的。以诸葛亮的法式练兵,到晋武帝司马炎时,身边禁军就"陈列齐肃"。

晋武帝司马炎也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

《资治通鉴》记载:初,邓艾之死,人皆冤之,而朝廷无为之辨者。及帝即位,议郎敦煌段灼上疏曰:"邓艾心怀至忠而荷反逆之名,平定巴、蜀而受三族之诛;艾性刚急,矜功伐善,不能协同朋类,故莫肯理之。臣窃以为艾本屯田掌犊人,宠位已极,功名已成,七十老公,复何所求。正以刘禅初降,远郡未附,矫令承制,权安社稷。钟会有悖逆之心,畏艾威名,因其疑似,构成其事。艾被诏书,即遗强兵,束身就缚,不敢顾望,诚知奉见先帝,必无当死之理也。会受诛之后,艾官属将吏,愚戆相聚,自共追艾,破坏槛车,解其囚执;艾在困地,狼狈失据,未尝与腹心之人有平素之谋,独受腹背之诛,岂不哀哉!陛下龙兴,阐弘大度,谓可听艾归葬旧墓,还其田宅,以平蜀之功继封其后,使艾阖棺定谥,死无所恨,则天下徇名之士,思立功之臣,必投汤火,乐为陛下死矣!"帝善其言而未能从。会帝问给事中樊建以诸葛亮之治蜀,曰:"吾独不得如亮者而臣之乎?"建稽首曰:"陛下知邓艾之冤而不能直,虽得亮,得无如冯唐之言乎!"帝笑曰:"卿言起我意。"乃以艾孙朗为郎中。

唐庚《三国杂事卷下》记载"晋武帝践祚,诏定诸葛亮故事,而比之《周诰》"。将《诸葛亮集》作为国家政典之书,成为晋武帝治国平天下的寄托。泰始五年,晋武帝对官吏的评选年限进行缩短,随后诏诸葛亮之孙诸葛京进京署吏,表现了他对诸葛亮的推崇以及对诸葛亮政治思想的积极吸纳。史书评价晋武帝司马炎即位之初"明达善谋"、"法度有恒",这应与他积极借鉴诸葛亮的治国实践有一定的关系。此外,有学者认为,公元3世纪时有关诸葛亮的史料得以完整保存,与晋武帝司马炎也是分不开的。

诸葛亮、王猛、慕容恪三人如何被后世怀念

司马炎

到了东晋时,蜀地人民仍然无比怀念诸葛亮。

《世说新语》:桓温征蜀,犹见武侯时小吏,,年百余岁。温问曰:'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

这更可能是一个段子,但亦足以说明东晋时蜀人怀念诸葛亮的情绪。

王猛身为辅佐苻坚统一北方的著名政治家,也得到后世的怀念。

王猛的手段虽然更类商鞅、韩非之学,能富国强兵,而且因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被人诟病,但苻坚是少有的能打击豪强的蛮族首领,他和王猛的结合,虽然使用法家,但并非穷兵黩武,也改善了底层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王猛在关中、弘农等地威望极高。王猛去世后数十年,刘裕北伐后秦时,王猛的孙子王镇恶与后秦军对峙,【与贼相持久,将士乏食,乃亲到弘农督上民租】。百姓听说王猛的孙子来了,【竞送义粟】,于是晋军【军食复振】。可见王猛在百姓中是非常有人望的。

但是由于打击豪强的同时不能做到诸葛亮那样持心中正平均,毫无私心,个人品德上有所瑕疵。因此王猛在士人中的评价就要比诸葛亮低不少。

诸葛亮、王猛、慕容恪三人如何被后世怀念

王猛

而慕容恪的政治评价则是反动士绅吹水的典范,前燕王朝也是反动到极点的王朝。

慕容恪世后仅仅两年,坐拥千万人口的前燕就被桓温仅仅五六万兵力吓得差点迁都,仅仅三年,前燕就因腐化而灭亡。

有人说慕容评短短三年就挥霍干净了前燕的政治积蓄,导致前燕灭亡,显然是为慕容恪执政的纵容豪强推卸责任。

慕容恪爱惜将士,没有屠城劣迹。是其仁。但治理之下,豪强恣肆,残害人民,朝廷也"赋法靡恒",征收并无常额,百姓负担不轻;这就是大不仁。

前燕的屯田叫做军封(详见唐长孺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是和众多贵族豪强共同经营的,出粮食了贵族豪强拿大头,国家只能拿小头。实际上,慕容氏自慕容廆起即与汉族士大夫合作,共同统治。前燕政权循魏晋九品官人法,肯定士族特权,承认坞主壁帅势力,境内大族势力有所发展。

而慕容氏能自辽东急速入主中原,接收后赵的遗产如同探囊取物,与承认士族豪强的特权,关系是不小的。相对于【儒学后门多蒙显进】的冉闵,贾坚之流的豪强、士绅当然更欢迎、拥护慕容氏的统治。

豪强占有大量民户,拒缴赋税,则国家在财政、徭役、兵役上无疑会捉襟见肘。前燕王朝不但不能与法家治国的前秦抗衡,甚至面对桓温这样能够在辖区能厉行土断的士族领袖,亦不得不退避三舍。这并不只与双方的指挥官有关,也和国家的行政效率有巨大的关系。

然而前燕王朝民户被豪强(也包括豪强化的鲜卑贵族)所占那般严重,财政又该如何维持呢?

《晋书·载记第九》载:(建元二年(公元344年))(慕容皝)以牧牛给贫家,田于苑中,公收其八,二分入私。有牛而无地者,亦田苑中,公收其七,三分入私。

有牛者公七私三,无牛者公八私二,这样的剥削比例,可谓触目惊心(曹操时代及曹魏、西晋屯田的收租比例是有牛公五私五,无牛公六私四),即便考虑到屯田户往往免除兵役徭役,这个比例仍是极为惊人的,可以说堪比日本战国武田氏最穷兵黩武之时。

由于封裕进谏,加上民怨沸腾,屯田户大量逃亡,慕容皝在搞了三年后,被迫把剥削率调整成曹魏和西晋的50-60%。但是慕容家一向奢靡浪费又纵容豪强,开销大不够用,怎么办?只能增加屯田户数量了。

到了慕容恪执政时代,华北平原1000多万人口,有一半被号称古之遗爱的慕容恪给弄成了农奴。有人说这是慕容俊的锅,可河南的洛阳、兖州诸郡,都是慕容俊死后,慕容恪执政时代才平定的。甚至黄河以北的野王,在慕容俊时代也在军阀吕护手里,慕容恪执政时期才真正平定,这总不能都甩到慕容俊头上吧。

诸葛亮、王猛、慕容恪三人如何被后世怀念

慕容恪

曹魏的屯田虽然剥削残酷,但由于屯田所得财赋用于国家财政,所以自耕农负担就减轻了一些,魏国自耕农的税赋比起东汉还略轻;且魏季豪强地主往往会把租米比例设置得低于朝廷的屯田,来拉拢争夺佃农。而前燕而言,由于军封是和众多贵族豪强共同经营的,出粮食了贵族豪强拿大头,国家只能拿小头,所以形成反动的剥削联盟,贵族豪强亦得以使用50-60%的固定剥削率剥削人民。

而且前燕的屯田人口比例也远高于曹魏。是以号称风化纯良,政局安定的前燕王朝,反动程度要超过曹魏的十倍,实是依靠反动士绅的吹嘘才得以在史书上有美名,与怀念元朝的明初大元遗老们对元朝的吹捧如出一辙。

后来慕容垂复燕,【藉父兄之资,修复旧业,国人归之,若夜虫之就火】。但是慕容垂身为当时最优秀的军事家之一,政治上也洞若观火,当年造成前燕灭亡的,同样是这些吸血鬼一般的贵族豪强。他们投奔,不过是以为慕容垂能够继续保护他们的反动剥削的特权罢了。

由此就可见,怀念慕容恪的到底是一些什么人,并不是底层百姓。

慕容垂临死前,遗命其子慕容宝厉行土断,打击豪强,以增强国力;对于这些豪强的本质,慕容垂显然看得很清楚。到这时候,鲜卑慕容氏才真正走出反动而趋向进步。

诸葛亮、王猛、慕容恪三人如何被后世怀念

慕容垂

慕容宝的土断,确实账面上强化了国力。但是由于豪强仇恨,慕容氏的大敌,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敏锐地在这关头抓住了机会,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之势攻入山西,在豪强势力协助下入主中原,后燕王朝也走向衰亡。击溃人口国力是己方10倍的前燕王朝夺取华北之地,拓跋珪仅仅用了区区两年不到。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豪强所谓因为"敬爱"慕容恪而效忠慕容氏,这种忠诚究竟有多么廉价。而慕容恪的被后世怀念,有多少水分可想而知了。

本文作者:吟风社(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937951932678196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诸葛亮   王猛   慕容恪   司马懿   晋武帝   东晋   司马昭   慕容评   桓温   王镇恶   苻坚   政治   世说新语   邓艾   资治通鉴   西晋   商鞅   召公奭   钟会   敦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