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周王朱恭枵:明末清醒藩王的最佳表率(周王庙)

网络整理 2022-04-10 最新信息

明王朝建立的时候,国家根基尚未稳定,开国皇帝朱元璋不得不依靠武将勋贵和文臣来维系其统治。

和一群非亲人一起统治这个国家,始终让权力欲极强的朱元璋非常不爽。因此朱元璋就广开株连,大开杀戒,把那些武将勋贵几乎杀得干干净净,为自己的家人扫清了障碍。

武将勋贵杀光了,因此明王朝的地方军权就落入了朱家人的手中。朱元璋就一手创立了和西晋一样的宗藩政策:大肆分封封同姓诸王,让朱家子孙前往各个军事要地,给予军权和财富,并且爵位世袭罔替。让他们完成藩屏帝室的义务,特别是在朝廷受到军事威胁的时候,各地藩王在得到命令后要率兵勤王,匡扶社稷。


周王朱恭枵:明末清醒藩王的最佳表率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朱元璋万万没想到自己亲手建立起的宗室屏藩国家的制度,仅仅在自己死后一年,就被自己的四儿子朱棣打的支离破碎。

通过武力而得到皇位的朱棣,非常害怕其余的藩王有样学样,用武力来篡取自己子孙后代的皇位。

因此,朱棣开始削去各大藩王的军权,而这种举动,从永乐一直到宣德年间才彻底完成。通过爷孙二十多年的举动,明朝各大藩王终于被拔掉獠牙,成为任朝廷宰割的对象。为了安抚这些藩王,朝廷给予藩王非常优厚的待遇。可以说,在明朝当藩王,幸福感一点都不比当皇帝差,天天只需要吃喝玩乐,不必理会那些让人劳心劳神的政务。

自私藩王

这些藩王就在锦衣玉食的生活下活了两百多年,直到明末乱世的来临。

在明末此起彼伏的民变铁流中,由于荒废了两百多年,那些朱家子孙早就失去了他们祖辈身上的热血基因,完全沦为废人。绝大多数明朝宗室的表现可用“废” 字来形容 ,不仅未能发挥藩屏作用,有些还成为地方防卫的绊脚石。最终被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当成真正的“猪”,遭到赶尽杀绝。


周王朱恭枵:明末清醒藩王的最佳表率


本来唐王朱聿键还算宗室中有骨气的人,在崇祯九年(1636年)清军入关劫掠的时候,自己筹资勤王,但被严守宗藩政策的崇祯皇帝削掉亲王爵位,关入凤阳皇室监狱。

还有,崇祯下令那些因战乱迁徙的藩王全都要回到封地上,完全不把藩王的生命当回事。

本来这些藩王就相当自私,朝廷这么一刺激,就更是凉了这些宗室的心。由此产生了明末四大自私藩王,他们分别是秦王,楚王,蜀王,福王。这四个王,都是明末最富有的王府。其中秦王,楚王,蜀王还是洪武系亲王,财富积累了两百多年,富可敌国。福王相比以上三个王,虽然资质浅薄,但他是明神宗最为喜爱的儿子,差点被立为太子的藩王,在明神宗的关照下,财富也不亚于上面三个老牌亲王。

但这四个王爷的表现实在是非常令人失望:

秦王:当李自成大败孙传庭,攻占潼关,西安告急时。陕西官员就请求秦王出资助饷,为将士购置冬衣,以激励他们精血守城 。但但任凭大小官员们磨破了嘴皮,秦王就是不为所动。当得知秦王的嘴脸后,西安的官军们个个义愤填膺,也不愿意为秦王卖命,干脆打开西安城门,迎接李自成入城(也算秦王运气好,没有被李自成杀掉)

楚王:楚王在张献忠攻克武昌期间,不仅拒绝了武昌大小官员的助军饷请求,还大耍无赖,把椅子拿出来敷衍武昌官员。在城破的危急关头,楚王居然还给自己的女儿办婚礼,完全不顾武昌城的命运,最终落得一个装入猪笼,淹入长江的命运。(详细信息请阅读《楚王朱华奎:明末自私藩王的最佳表率》)

蜀王:蜀王和楚王相比是有过之而不及,也是一个标准守财奴。当张献忠的大西军即将攻克成都的 时候,地方官员同样请求蜀王出钱助饷,但蜀王比楚王更甚,居然说王府一贫如洗,只有王府房子可以变卖劳军,结果落得一个被张献忠乱刀杀死,尸体扔到长江喂鱼的下场。

福王:封在洛阳的福王朱常洵是明神宗最喜爱的儿子,同样是富可敌国,但他和以上藩王一样,面对敌人进攻时一毛不拔,最终寒了洛阳全体军民的心,他们不愿意为福王卖命,就把洛阳城直接献给李自成。而自私的福王下场就是被李自成拿来和一头梅花鹿一锅炖了,取名曰“福禄汤” ,死无全尸。


周王朱恭枵:明末清醒藩王的最佳表率


对于明朝吸取了劳动人民两百多年的宗室贵胄,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根本不会放过他们。只要有明朝宗室落入他们的手中,下场就是死亡,几乎没有活路。至于财富,更是不会被农民军放过了。也就是说,只要落入到农民军手中,这些藩王什么都留不住,包括财富和生命。

周王

不过,有昏庸的宗室,也有清醒且勇敢的宗室。在明末那样的乱世条件下,也有相当一部分宗室挺身而出,在力能所及的范围内出钱出力,积极协助地方守御城池,很好地完成了藩屏帝室的任务。前面的唐王朱聿键算一个,周王朱恭枵也算一个。

面对李自成对开封的攻击,封在开封的周王朱恭枵并没有和以上四位藩王一样,宁肯坐在金窝中等死,也不肯拿出军饷劳军。这位周王出钱出力,积极募军备战,用自己的财富把开封城打造的和铁桶一般,让一生的李闯王在开封城中碰了个大钉子。开封战役成为李自成一生中最费时费力、 伤亡最惨重、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攻城战了。可以说如果没有周王和开封将士的英勇表现,可能明王朝就要提前灭亡了,根本不用等到1644年。

生于万历八年(1580年)的周王朱恭枵,和崇祯皇帝是同辈,按照辈分来算,他还是皇帝的远房堂哥(周府字辈: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肃恭。绍伦敷惠润,昭格广登庸。)(燕王朱棣和周王朱橚是同母兄弟,年龄也只差一岁,后世同辈年龄居然差了这么多,也是有意思)


周王朱恭枵:明末清醒藩王的最佳表率

这位比当今皇帝的父亲都大得多的周王(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出生),由于从小就深受父王朱肃溱熏陶“忠孝贤明、辅政爱民”的思想主张,因此并没有和其他藩王一样,在自己的封地上胡做非为,而是选择平平淡淡的过日子。

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封朱恭枵为周世子,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袭封周王。配正室王氏,侧室姜氏、陶氏,共生9子。

和缠上伪楚王案的楚王朱华奎不同,周王朱恭枵的前半生实在是平淡无奇。如果没有明末那场大动乱,朱恭枵将和他的周府祖辈一样,在王府吃喝玩乐一辈子后,平平淡淡的死亡,史书上给他留几个字都算看得起他。

然而,由于明末那声势浩大,震动中原的农民大起义爆发,终于让他在史书中终于有了那么一席之地。

崇祯十四年(公元1640年),李自成攻克河南洛阳,杀掉明神宗的爱子,当今皇上的叔叔福王朱常洵。然后率三万大军杀至开封城下 ,意图一举攻克开封。

开封作用

河南开封,地处黄河中下游南岸,坐落在黄河冲积扇末端的豫东大平原之上,靠近黄河,汴水,处于华北平原西端水道的中心,陆上交通和水上运输都十分便利。

从陆路交通来看,开封向北经滑县,濮阳,大名等地,可直达今天的北京,向东一路经山东菏泽,巨野,兖州,济南,可达山东半岛,另一路经商丘,徐州等地,直抵江苏连云港,向南则可通往淮河,中游诸地。


周王朱恭枵:明末清醒藩王的最佳表率

隋朝大运河


周王朱恭枵:明末清醒藩王的最佳表率

明朝大运河

从水路交通来看,开封正好处于华北华北平原西端水道的中心,是京杭大运河的中心地段,也是朝廷漕运的重要地点。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由于如此优秀的战略地位,五代的后梁,后汉,后晋,后周和其后的北宋王朝相继建都于此,近代开封还是河南省的省会。

如果占据了开封,就相当于这个势力已经具备了逐鹿中原的资格。 而“得中原者得天下”,如若不能最终问鼎中原,就只能和当年南宋朝廷一样,失去了开封,窝在南方偏安一隅,永无逐鹿中原的机会。


周王朱恭枵:明末清醒藩王的最佳表率

开封具有连接中国华北平原,山西高原,关中平原,江淮平原,江汉平原等地的优越地势。堪称中原咽喉,如此优越地理位置也使得开封自古以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如果开封陷落的话,明王朝就相当于一个人的咽喉被扼,腹心内溃,处于半瘫痪状态。

周王劳军

既然开封的地理位置这么重要,那么开封就必须守住。

不过当时的开封城防情况非常不理想,城内无粮草、军饷,外无援军。况且开封又处于平原中心,根本就是无险可守。根据当时的形势,开封根本就没有守的必要,反正以当时的条件迟早都会被农民军打下来的,还不如赶紧逃跑。


周王朱恭枵:明末清醒藩王的最佳表率


但周王朱恭枵根本不信邪,他慷慨陈词道:“城垣既陷,身且不有,而况于金乎?城苟得保,何患乎无金” ?是啊,开封城一旦被李自成攻陷了,别说周王一家和周府那上万名宗室性命不保,周府那积累了两百多年的财富也会被李自成笑纳,成为其逐鹿中原的强大资本,这是周王非常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守住开封,保住周府全体宗室的性命,朱恭枵拿出王府积累百余年的财富劳军助饷。

具体怎么操作的呢?周王规定,凡是杀一个农民军,就给五十两金子。这还不算,功劳大的人还可以以周王的名义向朝廷保举加官进爵。

在古代,1两黄金能换成10两白银,五十两金子能换成五百两银子。明朝万历年间大米白银1两=2石即377.6斤,现在普通大米市价为2.5元一斤,也就是说,明末一两白银等于现代的944元,五百两白银就是47.2万元。杀一个农民军就相当于拿将近五十万的奖励,而且这份奖励有周王府背书,信誉有保障,容易兑现。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加官进爵,在乱世中混一个一官半职的岂不是更好。

周王的这份奖励计划一出马,就立刻得到了开封军民的大量拥护。有钱能使鬼推磨,何况乱世期间金钱更是一家老小的性命的一份护身符,但凡政府有心奖励,谁也不希望背着造反的名声去当农民军。


周王朱恭枵:明末清醒藩王的最佳表率


第一次开封保卫战过程非常简短,但内容确实异常残酷的。当时农民军并没有把开封当回事,以为开封和其他城镇一样,一攻就垮掉。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却在开封碰到了一颗钉子。

在农民军的猛烈攻势下,开封全体军民同仇敌忾,打退了农民军的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在此期间,开封城墙被农民军炸塌二十余处,但守军迅速用沙袋堵住缺口,并用滚木礌石、热油火器狠狠地击退了农民军,使得农民军在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后却始终无法攻入城内,只能主动撤军,第一次攻打开封被迫收场。

开封之战的胜利,不仅使开封全体军民兴高采烈,就连北京的崇祯皇帝得知这一消息后,不仅下诏褒奖周王和全体开封军民,还特地跑到太庙去祭告祖先,曰:“此高皇帝神灵悯宗室子孙维城莫固,启王心而降之福也。”这场胜利对于明末一塌糊涂的军事形势来说实在是非常难得,给崇祯皇帝打败李自成农民军的信心和动力,也难怪崇祯皇帝这么高兴。

崇祯非常高兴,李自成可就不开心了。想当年我李闯王驰骋天下,大明两京十三省几乎没有对手,这次居然在开封跌了一个大跟头。李自成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因此他在第一次开封保卫战后的一年,也就是崇祯14年(1641年)再次围攻开封城。

不过面对铜墙铁壁,固若金汤般的开封城,李自成依旧强攻不下,还在攻城期间被总兵陈永福一箭射中左眼(后明史将李自成称为“瞎贼”),只能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逼开封城投降。

面对闯军的猛烈进攻和城内几十万饥寒交迫的军民,周王朱恭枵毫不迟疑的又捐出白银数万粮以资军用。在周王的榜样作用下,开封城内的乡绅们纷纷慷慨解囊,为守城军民提供的必须的粮食和御寒用的棉衣棉被。

开封全城在周王和城内的乡绅们积极支持下,文臣武将的指挥若定,全城官兵士气高涨,数次击退了农民军的猛烈进攻。


周王朱恭枵:明末清醒藩王的最佳表率

《大明劫》中的开封保卫战


眼看开封城攻打长久却没有任何进展,长期围困也占不到什么便宜。如果再这么围困的话,不仅浪费时间,还给了旁边孙传庭练兵打败自己的时间。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撤军。因此李自成只能无奈撤军,这是第二次开封保卫战。

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不甘心上两次失败的李自成再次围攻开封城,这一次,李自成联合另一股农民军罗汝才部,继续将开封围得水泄不通,开始了第三次攻城。

不过人再多,开封城内只要同仇敌忾,农民军就没这么容易打下来。但这次有人向李自成献计,说何不趁当值雨季,黄河水泛滥,掘开黄河堤坝,淹没开封城,攻打就容易多了。

这也是有历史先例的,当年秦军围攻魏国都城大梁,也是久攻不下,最后决开黄河及大沟水灌大梁,导致大梁城墙被洪水冲毁,水淹入城,才迫使魏国投降的。

后来,农民军掘开黄河堤灌城,导致开封城全城被淹,全城三十万百姓,被洪水冲击后,只剩下不足七万人。这个时候即使太祖高皇帝在天之灵也保不住开封城了,周王朱恭枵只能和他的王妃、世子、郡王宗室和部分王府官员在农民军的喊杀声中狼狈逃离开封,在王府护卫和官军的护送下一路逃遁到开封城外的郊区中。


周王朱恭枵:明末清醒藩王的最佳表率

开封黄河大堤


崇祯皇帝知道自己这位堂哥终于在农民军手中保住一条命后,特地赐书慰劳周王,并赏赐绫罗绸缎给周王压压惊,还把周王迁移到彰德府,和赵王挤一挤(彰德府是赵王的封地,虽然当时李自成已经撤军了,但是开封王府、宫殿都被淹没,周王也是有家难回)。

经历了人生如此大劫,颠沛流离,年逾六旬的周王受不了了,很快就病倒了。两年后的崇祯17年(1644年),积劳成疾的周王终于病死了,年六十五,由于当时处于明朝灭亡的关头,周王朱恭枵连崇祯一个赠谥都没有拿到。最后还是南明弘光帝朱由崧安以其平生“忠弗屈、孝尽已”追封谥号为“周孝王”,给他人生画了一个不咸不淡的句号。

最后

明末藩王中像周王朱恭枵这样识大体的藩王实属凤毛麟角,大部分宗室宁肯抱着那点家产等死,也不愿意拿出来为国分忧。


周王朱恭枵:明末清醒藩王的最佳表率

像成都,洛阳,西安,武昌的城防都比开封要好得多,而秦王,楚王,蜀王,福王的财富也不亚于周王。但他们所处的城连李自成张献忠一次攻击就垮了,这怪谁呢?既想守住手中的财富,又不肯出资劳军助饷,到头来什么都守不住,包括自己那所谓“金贵”的王体。

相比之下,周王的倾尽家财奋力守城的行为实在是前无古人。本来这就是藩王应该尽到的义务,毕竟国家养了他们百余年,现在国家有难,让他们出钱也是应该的。没想到和明末藩王的所作所为相比,周王的这点举动都称之为罕见,不知道这是明朝藩王的悲哀,还是这个国家的悲哀……

Tags:明朝   朱元璋   李自成   张献忠   美好   一直在身边   明成祖   明神宗   西晋   洛阳   成都   隆武帝   这就是河南   让梦发生   凤阳   陕西   孙传庭   农民   西安   潼关   朱常洵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