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你的人生狼狈过吗?曹操:不要在意虚名

网络整理 2019-07-02 最新信息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精彩记载,是曹操和蜀中名臣张松的对话:

操谓松曰:“吾视天下鼠辈犹草芥耳。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松曰:“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你的人生狼狈过吗?曹操:不要在意虚名

艺术家创作的“割须弃袍”

这段故事在历史上并未真实的存在过,是罗贯中凭借小说家丰富的想象进行的艺术创作。张松和曹操的对话内容是非常具有戏剧性的,在戏曲作品中出现的时候,常常会引得台下一些读过三国的人发笑,这些笑都是送给曹操的。虽然张松没说过这段话,但这段故事中所描述的曹操狼狈不堪的情节,多数都在历史上出现过。

曹操的一生,确实很狼狈:

最初,不被主流评判标准所认可。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年轻的时候放荡不羁,不注重操行和学业,不被长辈所喜欢,他的叔叔多次向曹操父亲曹嵩描述曹操的劣行;

天下英雄起兵讨伐董卓时,慑于董卓实力强大不敢进攻,曹操慷慨陈词,情真意切,却无人理睬。他选择独自发兵西进,遭遇大败。

创业期间,吃败仗如同吃家常便饭

起兵后第一战,被董卓麾下没有什么名气的部将徐荣大败于荥阳,本人也被流箭射中,所骑的马受伤,幸亏堂弟曹洪把马让给他,得以逃命;

濮阳与吕布大战,青州兵被冲散,曹操被迫骑马穿越大火逃命,结果从马背上跌落,手掌还被烧伤了了;

与吕布大战数月,曹操粮饷用光了,袁绍派人招降,他一度想要同意,在程昱的劝说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屯兵宛城因为一女子,被张绣杀败,自己又险些丧命,幸得长子曹昂舍命,以马相让,曹操才得以逃脱;

再到后来赤壁大败,失去了生前统一国家的最好机会。

创业过程,九死一生,每每丢盔弃甲的样子,绝对不像英雄。

你的人生狼狈过吗?曹操:不要在意虚名

虽然没有发生过华容道窘境,却被设计成了棋

然而更苦闷的是,后曹操功成名就,仍不被看好。名士孔融、祢衡等一大批士大夫认为他是乱臣贼子,股肱之臣荀彧也心恋汉室。甚至千年之后,人人称他奸雄。

可见,曹操一生都在坎坷中走过,甚至死后仍有荆棘,这条路充满了不屑和嘲笑,让他在狼狈中走向狼狈。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品味魏武帝的一生,会发现笑到最后的,是一路狼狈走来的曹操,而不是那些不断嘲笑他的、貌似高大的身影。曹操能够笑到最后,在于他与所有成功的创业者都共同持有的三颗心:

面对事业困境、坎坷有一颗平常心

自己叔叔和亲爹不看好自己,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积极应对。先是假装中风,等叔叔告诉父亲后,再表示没有中风,让自己当太尉的父亲不相信叔叔对自己不务正业的描述,从而为自己改善了生存环境;

起兵之初,曹操兵少将寡,实力单薄不被看好,但曹操仍然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意见不被群雄理睬,他选择自己发兵。险些丧命没有让他灰心丧气,他继续自己去募兵。后来募集的士兵又逃跑,他就用残余的兵力去打击黄巾军,以夺取实现自己梦想的资源。

面对当世名士孔融、祢衡等人的鄙视,曹操不畏惧虚名的羁绊,为了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也是毅然决然。

求才若渴,有一颗虚怀若谷之心

伟大的事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完成的。曹操也曾有过彷徨和迷茫,与吕布僵持时,因为粮草不济差点放弃自己的事业投靠袁绍,幸好他手下有程昱这样的人劝说。如果不是手下有一大帮人才坚定的支持他,曹操断然是不可能坚持到最后的。而曹操能够得到这些人才,得益于他虚怀若谷的心胸:

官渡之战后,曹操缴获大批曹营谋臣武将们与袁绍之间的往来信件,一时间人心惶惶。但是曹操不看这些信件,还当着百官的面把这些信件都烧掉了,以安人心,这样的度量,可以说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此外,曹操因为担心伤了天下人才的心,刘备来投靠时不肯杀他,而且还给他很大的信任。他听取了郭嘉的话不以“一人之患,沮四海之望”。结果刘备逃出生天,果然成为大患,虽然这个决定显然不正确,却足以表明他对人才的渴望之情。

人这一生,不忘初心

要说曹操最后是否想称帝,实在是难以定论。但要说曹操最初起兵的目的,那就比较显然了----天下大乱,得罪了董卓,起兵首先就是为了自保,其次是让自己和家人过得好一点,然后在向外推,让更多的人过得好一点,实现自己的理想。

你的人生狼狈过吗?曹操:不要在意虚名

《三国志·后妃传》中记录的曹操遗言了,他在临死之前除了确认曹丕继承权之外,还向众人表达了自己对长子曹昂和丁夫人的思念之情,此外还安排了自己死后后妃们的生计问题---即在铜雀台中做一些手工糊口。男子汉大丈夫生在天地之间,固然顶天立地成就伟大事业,然而儿女情长,亦是一生所在,也是初心所在。

曹操起兵之初,就仿佛如今社会一名刚刚决定创业的年轻人,目的自然是想要过好日子,并且不让自己未来的老婆孩子跟自己遭罪一样。功业有成后,即便不被生活需要所迫,真正的英雄却依然不忘记自己最初的目的。

狼狈而努力,是为自己的生活,也是为天下百姓的生活。建安二十三年,曹操去世前两年,自感时日无多的曹操向众人交代后事,他要求将自己以及追随自己作战的功臣们埋在西门豹祠旁边。西门豹何许人也?

语文课本中曾经有过一篇课文《西门豹》,出自《史记》,西门豹只不过是战国时期邺城令,但是西门豹治邺期间,带领当地人破除迷信,禁止巫风,教育百姓,他发动百姓在漳河开围挖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

曹操死前想跟西门豹在一起,并没有想要找名山大川,或者修建雄伟陵墓,可见曹操对自己是有定位的。其实曹操治理魏国与西门豹治邺很像,这也难怪他临死前还要靠近他。我们看一下曹操是怎么治理魏国的:

1、推行民屯和军屯相结合的屯田制度。曹操并没有像其他枭雄一样,把抓到的黄巾军全都杀掉或者充当兵卒,而是把其中的大部分人都转化为劳动力,分配耕牛、农具,发展生产。

2、大修水利,扶植养畜,种树,蚕桑以及发展手工业等。东汉末年兵戈如火,而曹操大军所过之处确实会伴随着这一次大规模杀戮,但杀戮之后曹操会迅速稳定当地局面,召回流民,鼓励人们居家过日子。

3、曹操政权严苛地规定,士卒死后,其妻子改嫁。表面上看,这条法令让人非常为难,但事实上,曹操从实际出发,为了人们能过好日子,不拘于礼法,不畏惧骂名。他做了这样的规定之后,那些改嫁的女子就不需要承担骂名了,曹操一个人就承担了。

一路走来虽然狼狈,人生却终得实现,何必在意那些看法呢?

本文作者:村中无人对局(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7547627677811204/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曹操   刘备   董卓   张松   袁绍   创业   程昱   三国演义   孔融   关羽   我在宫里做厨师   曹洪   赤壁之战   罗贯中   三国   祢衡   曹丕   荀彧   成都   周瑜   濮阳   不完美妈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