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非推卸责任,诸葛亮:他死我才能活

网络整理 2019-07-02 最新信息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街亭地区位置特殊,对蜀国和魏国都至关重要。

镇守街亭的马谡,因为骄傲自大丢失了这一军事要地。

因为有军令状在先,诸葛亮不得不痛心将其斩首。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非推卸责任,诸葛亮:他死我才能活

从表面上看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军令导致街亭失守,被杀合理合法。

但马谡的死真是只是因为丢了街亭吗?

深究马谡之死的原因前,我们必须分析当时蜀国内部的关系背景。

以蜀国内部权力分割为标准,主要可分为几个派系。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非推卸责任,诸葛亮:他死我才能活

第一是以最早追随刘备起兵的元老派,例如张飞与关羽等人。

第二是刘备混迹于荆州时搜罗的荆襄派,以诸葛亮、庞统、马良为首。

第三是刘备征战各地收纳的人才,由赵云、马超、魏延组成的部曲派。

第四是先于刘备入主蜀地的势力,以李严、法正组成的东州派。

荆州之战前,元老派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荆州之战过后,元老派因主要成员相继陨落,在蜀国集团中的影响力一落千丈。

荆襄派趁机崛起把持朝政。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非推卸责任,诸葛亮:他死我才能活

刘备生前大力扶植东州派,去世前更是将李严的地位大大提升,直逼身为托孤大臣的诸葛亮。

在刘备逝世后,蜀国内部是李严统领军事,诸葛亮主辅内政的格局。

荆襄派与东州派矛盾日益激化,原因在于荆襄派并不满足于内政权力,还欲分割东州派的军权。

南中叛乱给了诸葛亮插手军事的借口,其亲率大军南下平叛。

值得一提的是,南中叛乱始于建兴元年,而诸葛亮却等到建兴三年才出兵。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非推卸责任,诸葛亮:他死我才能活

原因在于,此时的军队为李严和魏延所掌有,诸葛亮只有少数防御部队,难以集结足够的兵力南下。

于是诸葛亮用了两年时间征调新兵与郡县守备,组成一支军队可供调遣。

平定南中后,诸葛亮掌握了一支忠于自己的战斗力强悍部队,也打破丞相只能辅政不能带兵的谣言。

南中之战的胜利,给了荆襄派进一步打压其他派别的动力。

在首次北伐中,诸葛亮破格提拔马谡为副手。

更要让他通过一场功劳来巩固地位,从而为马谡将来做自己的接班人做准备。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非推卸责任,诸葛亮:他死我才能活

可马谡把这事办砸了,不光没有赚取功劳,还将军事要地丢失。

马谡罪不至死,但这场败仗不仅仅是要他本人承担责任,整个荆襄派都要受到牵连。

在此首次北伐的敏感时期,对于犯了大错的马谡,东州派肯定要大做文章。

一再退让的李严,终于可以抓住借口向荆襄派开炮,更是要趁机向提拔马谡的诸葛亮发难。

所以荆襄派必须要做出些牺牲,不然国内其他势力必然联合在一起攻击荆襄派,那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还会关系到诸葛亮的性命。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并非推卸责任,诸葛亮:他死我才能活

​诸葛亮只能丢车保帅,以“明法”的态度杀掉马谡,自己也连降三级,以此来堵住其他派系的口。

马谡之死的本质,在于荆襄派在军中不占优势。

诸葛亮不得不忍痛割爱将其杀掉,并且自己也作出利益牺牲,来换取其他派别的停火,实则就是为了保住自己在蜀汉之中的地位,以及风烛残年的性命。

所以马谡被杀表面上看是诸葛亮明法治军,实则是蜀国内部派系斗争所致。

【参考资料:《三国演义》,《三国志》,《诸葛亮斩马谡之谜》】

本文作者:神棍姐啃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8288919244374541/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诸葛亮   马谡   刘备   秦安   三国演义   张飞   荆州   赵云   庞统   魏延   马超   法正   关羽   三国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