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网络整理 2019-05-08 最新信息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元朝的货币发展,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明清两代的货币发展史。

明朝白银地位高涨,铜钱混乱,纸钞并行

明朝的货币主要有纸币、铜钱以及白银,我们在这里分开介绍。

明·铜钱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传奇人物。他本来是个放牛娃,由于饥饿,与同伴把雇主的牛给吃了,可惜事情败露,丢了这份工作。此事他一人担责,赢得了众多伙伴的追崇。

在多年以后,暴元的腐败加上旱灾、蝗灾、瘟疫等自然灾害频发,朱元璋的父母以及兄弟一个个离他而去。为了生活,他把目标投向了寺庙。但是进入寺庙以后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受尽欺负不说,吃饭还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在这种饥荒之年,和尚的收入也难以支撑全寺的花费。于是朱元璋开始了他三年的流浪生活。正是这三年,朱元璋的眼界变广了,雄心也随之产生了。

流浪后的他加入了农民起义的队伍中,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最初的他跟随红巾军的郭子兴,地位扶摇而上,不过他认为红巾军内部矛盾严重,难有前途,于是开始单干。

经过数十年如一日的奋斗,他成功了!成功坐上了皇帝宝座!此时公元1368年,年号洪武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铸造"洪武通宝"。

"其制五等:当十、当五、当三、当二、当一。当十钱重一两,余递降至一钱止。"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停止宝源局铸钱。(工部下设宝源局)

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停止各省铸钱。

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恢复各省铸钱。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恢复宝源局铸钱。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停止各省铸钱。

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停用铜钱。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停止宝源局铸钱。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恢复铸钱。

朱元璋一朝的钱币史就像是一个挤牙膏的过程,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是为了推行纸币。(我们在下面介绍纸币)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公元1402年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改元永乐。其最让人诟病的便是夺位争权,不过此人也大有作为,"永乐盛世"便是最好的证明。朱棣在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铸造"永乐通宝"。

公元1425年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改元宣德。他在位期间倡导勤俭廉洁,整顿吏治,形成了良好的官场风气。最出名的就是他的节俭,他以身作则,国内一片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但是一世英名却毁在了一个兴趣上,那就是斗蛐蛐。他要官员到处搜集蛐蛐,在他的影响下全国的蛐蛐身价大涨,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秩序,并且随之而来的还有腐败,这给明朝埋下了祸根。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明宣宗朱瞻基铸造发行"宣德通宝"。

宣宗死后,其子朱祁镇即位,是为明英宗。朱祁镇两次称帝,重用宦官,最终导致"土木之变",至此,明朝开始由盛转衰。

朱祁镇虽然没有铸造钱币,但是他在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第一次在位期间)禁用铜钱,直到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第二次在位期间)才恢复铜钱的使用。

在这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明朝都没有铸造新的钱币,直到孝宗朱祐樘执政期间才开始铸造新钱。

公元1487年,朱见深病逝,其子朱祐樘即位。这时的明朝内政混乱,社会危机也逐渐显现出来。不过朱祐樘上位后力挽狂澜,革除弊政,选贤任能,极大缓和了社会危机,使得国内经济繁荣稳定,百姓生活安定。只不过这样一位明君英年早逝,没能彻底将明朝拉回正轨。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朱祐樘铸造发行"弘治通宝",此钱铸造时间只有四年,在武宗朱厚照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就停止铸造。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明世宗朱厚熜铸造发行"嘉靖通宝"。

此人荒淫无度,折磨宫女,最终差点被宫女谋杀,可惜他并没有做出多大改变。不仅如此,他还想长生不老,可惜最终只活到了60岁。在他执政期间,加快了明朝大厦倾斜的速度。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朱厚熜死后,朱载垕(hou)即位,是为明穆宗。此人能力不大,但是有贤才相助,国内经济相对稳定。他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铸造发行"隆庆通宝"。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万历元年(公元1576年),神宗朱翊钧铸造发行"万历通宝"。

"万历初,遵例鼓铸制钱,一时铜价腾跃数倍,而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杂以铅锡,愚民见利争趋,日有私铸,虽论死不止。而制钱堆积不能行。"

可见万历通宝私铸有多严重。在朱翊钧时期,明朝已经是内忧外患了,可惜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直到努尔哈赤打下抚顺,他才知道怕了。这时的明朝国库空虚,财政紧张,户部选择增加税收弥补开支的不足,可惜朱翊钧还有心思扩建自己的私人金库,一半的赋税进了他的私人金库。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公元1260年明熹宗朱由校即位。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十二月,朱由校补铸"泰昌通宝"(他的父亲朱常洛在位时间只有一个月,没来得及铸造钱币)。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朱由校铸造"天启通宝"。他热爱椎凿木头,可以说是一个被皇位耽搁的木匠。大明王朝在他的手中已经摇摇欲坠,说不定哪天就会被一阵微风吹倒。

公元1627年朱由检即位,是为明思宗,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作为亡国之君的他可以算得上是明末少有的明君,但是因为此时明朝已经凋敝不堪,最终无力回天,自缢而亡,大明就此终结。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他在位期间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铸造发行"崇祯通宝"。

纵观明朝钱币,我们可以发现:有明一朝没有元宝,只有通宝。这是因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名字有一个元字,为了避讳,所以只发行了通宝。

明·纸币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七年,帝令设宝钞提举司,明年始诏中书省造大明宝钞,民间通行……"

洪武七年(即公元1374年),朱元璋发行"大明通行宝钞(大明宝钞)",同时铸钱。此时以纸币为主,铜钱为辅。

"每钞一贯,准钱千文,银一两;四贯准黄金一两。"

也就是说一贯大明宝钞=一千文铜钱=一两白银=四分之一两黄金。当然,大明宝钞不仅仅只有一贯的面值,除此之外,还有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以及五百文的面值。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公元1389年,又增加了十文、二十文、三十文、四十文、五十文的小面值大明宝钞,并且禁止黄金、白银作为货币进行交易

发行大明宝钞的原因我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纸币携带方便。

二、明初财政紧张,金、银 铜相对匮乏,为弥补开支,发行纸币相对简单可行。

不过大明宝钞后来贬值严重,购买力下降。最开始买一石米大约需要一贯宝钞,但是到了正统年间(公元1444年左右),已经达到了"宝钞百贯易石米"的地步。

最终大明宝钞在正德年间没入历史长河。

明·白银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早在明初,白银是没有货币地位的,因为这个时候的法定货币是铜钱,金银不得作为货币进行交易。

不过后来发行纸币大明宝钞,政府为了推行纸币禁用铜钱,而大明宝钞逐渐贬值,加上一些地方赋税按照白银折算,所以白银逐渐开始崭露头角

到了正统年间(公元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实行"米麦折银之令",白银地位上涨

天顺年间(公元1457年),政府取消禁用白银之法白银地位再一次上升

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白银发展迅速,与钱、钞并行。

"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钞壅不行。"

这个时候的纸币贬值严重,民不喜,所以铜钱和白银流通最为广泛。

到了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以太仓积钱给官俸,十分为率,钱一银九。"

朝廷发放的俸禄中白银占据主要地位。而这时的纸币差不多已经走到了尽头,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银钱并用,白银占大头。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这是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颁布的法令,直到这时,白银才成为法定货币白银的地位达到顶峰。

白银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与纸币、铜钱博弈的过程,若没有纸币的泛滥,以及铜钱的匮乏,白银地位或许也不会扶摇直上。

清朝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努尔哈赤原本生在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但是在他十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他面临的将是一场噩梦。他常常受到继母的针对,父子关系被继母不断挑拨,努尔哈赤的家庭地位非常低。他跑到外祖父王杲那里生活,可惜王杲被李成梁杀害,不幸中的万幸是李成梁并没有杀努尔哈赤,反而留努尔哈赤作为他的书童。

后来努尔哈赤的父亲被明军杀害,他深知自己的不足,选择了隐忍,最终在怒火中起兵与明朝撕破了脸。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他于公元1616年成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建国号为史称后金,建年号为天命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努尔哈赤建国后,铸造满文"天命汗钱"以及"天命通宝",即开国钱币。

公元1626年皇太极即位,改元天聪。所谓虎父无犬子,皇太极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拿下了东边朝鲜,极力统一北部,并且与西北的蒙古联姻,很好的稳定了局面,接下来就可以把精力放在南面的明朝上了。

可是明朝的袁崇焕这个对手非常棘手,多次打败皇太极。皇太极便用计挑拨崇祯皇帝与袁崇焕的关系,最终袁崇焕被杀。在这之后,经过松锦之战,明军实力大减,而皇太极一直在稳固自己的统治。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皇太极在位期间,于天聪年间铸造"天聪汗钱"以及"天聪通宝",于崇德年间铸造"崇德通宝"。这些钱币铸造不多,流通也并不是很广泛,其主要原因是"国中银甚丰"通过战争掠夺的白银充足,不必大量铸造铜钱。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公元1643年世祖福临(顺治帝)即位,他于顺治年间铸造"顺治通宝"。顺治八年,发行纸币"顺治钞贯"。

"岁造十二万八千七十二贯有奇,遂成定额,十八年罢。"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康熙年间清圣祖玄烨(康熙帝)铸造"康熙通宝"。

有人对康熙帝做出评价:内圣外王。大概就是说他对内勤政仁厚,对外强硬霸道。他在位期间国内经济繁荣,"康乾盛世"便是从他这里开始的。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公元1722年世宗雍禛即位,铸造"雍正通宝"。雍正在位期间极大促进了国内发展,是康乾盛世的有力推动者。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乾隆年间高宗弘历铸造"乾隆通宝"。嘉庆年间仁宗颙琰铸造"嘉庆通宝"。道光年间宣宗旻宁铸造"道光通宝"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咸丰年间文宗奕詝铸造"咸丰通宝(元宝、重宝)"。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除此之外,还发行了银票(官票)以及钱票(大清宝钞)银票面值有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五十两。钱票面值有二百五十文(存疑)、五百文、一千文、一千五百文、两千文,后来社会经济问题严重,又出现了五千文、十千文、五十千文、一百千文等大面额钱票。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公元1681年穆宗载淳即位,他于同治年间铸造"同治通宝(重宝)"。可以说同治是悲哀的一个皇帝,他在位期间,几乎没有实权,因为慈禧太后控制了他,而他自己又生性愚钝。

公元1874年清德宗载湉(光绪帝)即位。他的皇位来的突然,因为慈禧太后为了继续掌权就必须找一个傀儡皇帝,而他便成为了最好的人选。光绪帝有心治国,但是有慈禧太后从中作梗,最终因为变法,帝王成囚,被慈禧囚禁十年之久。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光绪年间,铸有"光绪通宝(重宝)",以及"光绪元宝"(银元)。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公元1908年溥仪意外即位,是为宣统帝。溥仪作为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一位傀儡皇帝,三岁称帝,七岁退位。即体验了皇帝生活,又体验了平民生活。他在位期间,于宣统年间铸造"宣统通宝"。

结语:以上便是明清两朝的货币发展,若有遗漏之处或不妥之处,望各位补充或指正。

(创作不易,请多支持!您的点赞、转发、收藏、评论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直观,小编做了以下表格:

明清货币发展:明朝白银地位上涨,纸币泛滥

参考资料:

《明史·食货志》

《清史稿·食货志》

《中国皇帝全传》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文图片并非完全真实,仅作参考。

本文作者:泽放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8120900098720269/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明朝   明成祖   朱元璋   钱币   明熹宗   明孝宗   明宣宗   白银   明英宗   明世宗   明神宗   历史   元朝   蟋蟀   郭子兴   明穆宗   努尔哈赤   经济   明宪宗   明武宗   二十二   明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