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刘正承担教育部海归项目《东西方汉学史》(二十一)

网络整理 2019-05-05 最新信息

考古暨历史语言通讯

刘正承担教育部海归项目《东西方汉学史》(二十一)

作者 京都静源 教授/文学博士

第三章儒家文化圈所属国的汉学研究:朱子学为中心

引言

古代朝鲜高丽王朝在忠列王十六年,即1290年,朱子学说正式地传到了古代朝鲜。而朱子学说传到古代日本是在 在镰仓时代初期。但是,在日本学术界,一般以庆长四年,即1599年,藤原惺窝开始宣传“日本朱子学”作为朱子思想全面进入日本的开始。朱子学说传到越南则是始于1419年的明政府占据越南时代。

研究朱子思想,在儒家文化圈所属国中很容易和所在国当时的朱子学(日本儒学、朝鲜儒学 )混为一谈,特别是在近代日本学术界中。这也是进行汉学史研究中一个很难处理的问题。 为此,在本章中,我尽量避开对日本儒学史、朝鲜儒学史的说明——那是日本思想史、朝鲜思想史的研究内容,我则始终以日本和朝鲜对汉学的研究为中心。

第一节朱子思想在古代朝鲜的传入和展开

朱子思想在古代朝鲜的具体传入时间,如上所说是高丽王朝的忠烈王十六年,即1290年。当 时传播朱子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汉学家安晌。

第一、安晌和朱子思想的传入

金忠烈博士在《高丽儒学思想史》一书中认为:“迎接新的文运时代,引进朱子学,振兴学 校教育,教授朱子学的主要人物是安晌,引进朱子学的年代是1290年。”金忠烈《 高丽儒学思想史》,东大图书公司,1992年。

安晌,自幼好学,中举后官至翰林。中年后以授徒为己任。会来华游学,在燕京时开始见到 朱子著作。见《晦轩实记·喻国子诸生》一文中:“吾尝于中国得见朱晦庵著述发明圣人之 道、攘斥禅佛之学,功足以配仲尼。欲学仲尼之道,莫如先学晦庵。”又见《高丽史节要》 一书中说安晌:“晚年常挂晦庵先生像,以致景慕之意,遂号晦轩。”

“欲学仲尼之道,莫如先学晦庵”。这是他对朱子学说的最大体认。当时的古代朝鲜,佛教 风气正盛。安晌曾有一诗写道:“香灯处处皆祈佛,箫管家家尽祀神。独有数间夫子庙,满 庭春草寂无人。”通过此诗,当时重佛轻儒的现象可以略见一斑。安晌引入朱子学说以振兴 儒学,实大有功于后世儒学的发展。自他以后,更加之当时李朝鲜的建立,李穑、郑梦周等 人就开始了崇儒抑佛的活动。见《高丽史·郑梦周传》:“儒者之道,皆日用平常之事,饮 食男女,人所同也。至理存焉。尧舜之道,亦不外此。动静语默之得其正者,是尧舜之道, 初非甚高难行。彼佛之教,则不然。辞亲戚,绝男女,独座严丛,观空寂灭为宗,是岂平常之道?”李穑、郑梦周为首的朱子学,为了增加崇儒抑佛的效果和理论根据,采取的重要策略就是全面地推广朱子学说,加速了儒学的朝鲜化进程。

恭愍王十六年,即1367年,古代朝鲜高丽王朝正式把四书和五经分开:四书学以程朱学说为代表,五经学以孔孟学说为本宗。这可以说是朱子学在古代朝鲜取得决定性地位的一年。这以安晌、权溥、禹倬三人为宣传朱子思想的功臣。其代表著作是安晌的学生、权溥的《朱子四书集注本》一书的出版。以后,以权溥的曾孙权阳村为首,创始了阳村学派,成为当时传播朱子学说的一个著名学派。

第二、朱子著作在古代朝鲜的流传

古代朝鲜曾多次刻印出版有关朱子思想的著作。比较著名的如下:1434年,刻印《朱子校韩昌黎集》。1455年,刻印《朱子大全》。约1484年,刻印《孟子或问》。1516年,刻印《朱子语类》。1543年,刻印《朱子大全别集》。1574年,刻印《大学或问》。约1573年,刻印 《孟子集注》和《中庸或问》。1677年,刻印《资治通鉴纲目》和《续资治通鉴纲目》。16 95年,刻印《大学章句大全》。1701年,刻印《近思录》。1743年,刻印《朱子书节要》。1744年,刻印《小学集注》。1753年,刻印《朱文公先生齐居感兴诗诸家注解集览》。1759 年,刻印《家礼》。约1777年,再次刻印《近思录》。同年左右时间,刻印《朱子封事》、 《朱子语类抄》和《诗传大全》。1794年,刻印《御定朱书百选》。

在以上的传播朱子思想的印刷活动中,时间经历了三百余年,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明清时代, 特别是明代程朱理学思想的官方化,极大地促进了朱子思想在古代日本、古代朝鲜的受容和 官方化过程的形成。更加之于郑梦周对《朱子家礼》的引入和推广,又从思想内容上极大地 完善了古代朝鲜儒学思想体系的全面形成和确立。

第三、阳村学派的朱子研究

我在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中已经说明过了以权·李为核心的古代朝鲜朱子学派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联系性。即权家族:权阳村之曾祖权溥(朱子学)、权阳村(阳村学派朱子学)、权阳村之弟权梅轩(阳村学派朱子学)、权梅轩之子权采(阳村学派朱子学)。李家族:权溥女婿李齐贤(朱子学)、李齐贤学生李谷(朱子学)、李谷之子李穑(朱子学)李穑学生权阳村(阳村学派朱子学)。

本来,家族制度和门阀制度自古以来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表现形式。甚至对中国封建社会 政治制度和文化体系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陈寅恪曾在《隋唐制度渊源 略论稿》一书中对此问题有极为详细而精湛地分析。但是,在古代东亚社会,家族制度和门阀制度是维持儒家文化圈所属国的社会基础之一。在古代朝鲜和古代日本,一如古代中国一样。权·李家族的朱子学研究,借助于其家族自身在当时社会上的力量和影响,促进了朱子学说的流传。

以权溥的曾孙权阳村为首,创始阳村学派,成为当时传播朱子学说的一个著名学派。著作有 权阳村《入学图说》·《五经口诀》·《礼记浅见录》、权梅轩《五礼仪》、金松亭《续入 学图说》等书传世。关于《入学图说》一书,《笔苑杂记》有云:“阳村权文忠公,尝著《入学图说》,依周子《太极图说》、及朱子《中庸章句》之论,作《天人心性合一之图》。广大该包,精深微妙,扩前圣之所未发,开后学于无穷,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但举大纲,维示学者,其旨深矣。”古代朝鲜的汉学大师李退溪曾对此书大为赞赏。在研究《大学》、《中庸》和《周易》三经上,权阳村曾自称“不及吾弟也”。所以凡有学习此三经之人 ,他都介绍到其弟权梅轩门下就学。金忠烈博士在《高丽儒学思想史》中说:“《朱子四书集注本》的刊行也成为高丽儒学一律趋向朱子学的转机。《朱子四书集注本》刊行普及以前 ,中国南方王安石系的学问与朱子学结合流布于高丽民间,民间学界的广泛自由的学问受科 举制度与科目的影响渐渐萎缩,不得不受朱子学的支配。”金忠烈《高丽儒学思想史》,东大图书公司,1992年。

四书学和五经学的分离,使原始儒家思想体系出现了重大的分裂:新儒家学说改造了原始儒 家学说的各个方面,并以朱熹为首提出了“理一分殊”说等著名的论题,原始儒家的宇宙观 和认识论被进行了彻底地改造和更新。这一改造和更新在古代日本、古代朝鲜、古代越南又 被进一步的加工,并以朱子学、退溪学等形式表现出来。

恭让王二年,即1390年,古代朝鲜高丽王朝正式以《朱子家礼》作为朝鲜礼法制度的根本。 自郑梦周开始的对朱子礼学思想体系的引入和推广,到此正式完成。加之权·李学派的思想 家们对朱子学说的研究,以朱子思想为核心、以朱子礼学体系为代表的古代朝鲜儒学从中国 古代儒学体系中正式脱离出来,其发展走向就是古代朝鲜退溪学思想的确立。

第四、退溪学派的朱子研究

在古代朝鲜,阳明学因为遭到了汉学大师李退溪等人的激烈反对和攻击,使得不如在古代日 本那样能得到发展。见《退溪集·卷四十一》:“至于如阳明者,学术颇忒,其心强狠自用,其辞张皇震耀,使人眩惑而丧其所守,贼仁义·乱天下,未必非此人也。详其所以至此者,其初亦只为厌事物之为心害而欲去之,顾不欲灭伦绝物,如释所为。于是创为心即理之说,谓天下之理只在于吾内,而不在于事物……是庸有异于释之教乎哉?持此而揆诸圣贤之训而不合,则又率以己意、改经变训,以从其邪见……其言若是而自谓非狂惑丧心之人,吾不信也。”

关于李退溪的汉学思想,特别是他对朱子思想的研究,很容易和他本人的思想混为一谈。李 退溪发展了朱子的思想,形成了古代朝鲜特有的退溪学。当时人称他是“东方朱子”。这和 古代日本的朱子学一样,都是由于对朱子思想的研究,最后形成以朱子思想为核心的新的学 说。李退溪少年丧父,在叔父李松齐的教育下学习儒学。中举后曾入太学为官,深得当时朝 廷的信任。中年后退居陶山,专以研究朱子思想为业。他把朱子的理气二元论思想加以发展,认为理不是朱子所谓的无情意之造作,提出了“若认理为死物,其去道不亦远甚矣乎”的 “理发理动”的思想。

黄秉泰博士在《儒学与现代化》一书中也说:“李关于理气二者在人性与情欲方面的关系以及学习和修养方法的思想原则永久确定了韩国儒学的本质和特征……他更清晰有力地阐释 了朱子的哲学和理论。朱熹理学体系假退溪之手而变得更加抽象化、普遍化……他提出保持 理学的纯洁性和完整性……可以不夸张的说,朱熹理学的普遍化先由朱熹倡导终由李退溪完 成。”黄秉泰《儒学与现代化》,刘李胜等人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这一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退溪学和朱子学是古代朝鲜和古代日本各自的思想体系组成之一,和汉学研究已无太大关系。李退溪曾以《圣学十图》来表达他的研究儒学的阶段,即:第一图为《太极图》。第二图为《西铭图》。第三图为《小学图》。第四图为《大学图》。第五图为《白鹿洞规图》。第六图为《心统性情图》。第七图为《仁说图》。第八图为《心学图》。第九图为《敬斋箴图》。第十图为《夙兴夜寐箴图》。对此十图之由来,他在向宣祖进呈的表中详细说明如下:“道无形象,天无言语。自河图洛书出,圣人因作卦爻,而道始见于天下矣。然道之浩浩,何处下手?古训千万,何所从入。圣学有大端,心法有至要……臣以至愚极陋,病发田里,期与草木同腐,不意虚名读远,则是劝导圣学,辅养宸德,以期致于尧舜之隆……惟昔之贤人君子,明圣学而得心法,有图有说,以示入道之门积德之基者,见行于世。见如日星,兹敢欲乞以是陈于左右,以代古昔帝王工诵器铭之遗意。庶几借重于既往,而有益于将来。于是仅周期中,拣取其尤著者,得七焉。其心统性情则因程图而附以臣作二小图,其三者。图虽臣作而其文其旨条目规画,一述如前贤,而非臣创造。合之为《圣学十图》……就一图而思,则当专一于此图,而如不知有他图。”

李退溪把此十图简直是当作悟禅来对待了。“就一图而思,则当专一于此图,而如不知有他 图”之说,又有所谓的《敬齐箴图》和《夙兴夜寐箴图》,可见退溪学有宋明理学中的禅学 气息。这也为李栗谷的反对提供了机会。当时发生的李退溪和李栗谷二人有关朱子思想研究 上的论争,亦即:在韩国对朱子思想的受容过程中,韩国汉学家是否有将其继续发展的可能 性问题。

李栗谷更多倾向于对朱子思想的研究,而李退溪则认为发挥朱子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使其本 来面目更加显著才是研究朱子思想的目的。用中国固有的术语来说,即:是“接着讲”还是 “照着讲”的问题。从汉学史研究的角度上来说,李栗谷的“照着讲”要比李退溪的“接着 讲”更让我感兴趣。但从韩国思想史研究的角度上说,李退溪的“接着讲”才是朱子思想的 核心和生命力之所在。比如,此二人对朱子的人心、道心说的理解:李退溪:“人心,七情 是也。道心,四端是也。非有两个道理也。”李栗谷:“情之发也……有为口体而发者,如 饥欲食、寒欲衣、带欲体、精盛思室之类是也。此则谓之人心。情之发也,有为道义而发者,如欲孝其亲、欲忠其君,见孺子入井而恻隐,见非义而羞恶,过宗庙而恭敬之类是也。此谓之道心。”李退溪以“七情四端”论说明理高于气的思想宗旨。李栗谷以“气发理乘”论来说明气理同时发生的思想。他们都起源于朱子的天理人欲、人心道心之说。在人生观上,李退溪出世的态度和李栗谷的积极的、入世的态度也形成鲜明的对照。李栗谷多少也算是李退溪的学生之一,他一生为官,积极参与政治。他认为学问和政治是作为一名儒者一体化的、不可分离的事业。

李丙涛博士在《韩国儒学史略》一书中曾分析了二李在学问、思想上的差别说:“栗谷之学 ,亦宗程朱之学,如退溪。而在理气观、四端论及其他,所说与退溪有异同。退溪则认理气判而为二物,遂以四端为理之发,七情为气之发矣。后稍改订以为四端理发而气随之。栗谷则谓理气非二物,亦非一物,只是一而二,二而一者。即不过是一体两面的。而其发者气也,所以发者理也。且所谓四端者,不能兼七情,而七情兼四端,四端即是七情中之善一边,则不可分两边说下。”李丙涛《韩国儒学史略》,亚细亚文化社,1980年。

李退溪的著作有《朱子书节要》、《启蒙传疑》、《宋季元明理学通录》、《心经释疑》等 书。李栗谷的著作有《圣学辑要》、《击蒙要诀》、《经筵日记》等书。以后又形成以退溪 学为主的南人学派、以栗谷学为主的西人学派,并由此引发出古代朝鲜思想史上的两个学派 之间的“党争”和“学争”。

英祖时代的汉学家郑斋斗是古代朝鲜阳明学的继承人。但是,因为受李退溪的朱子研究及其 本人思想的巨大的影响力,阳明学在古代朝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刘正承担教育部海归项目《东西方汉学史》(二十一)

本文作者:IAHLS通讯(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7337835525046791/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朱熹   朝鲜   儒家   历史   日本   文化   刘正   京都   镰仓时代   高丽恭愍王   孔庙   佛教   韩愈   文运   考古   明朝   越南   政治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