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为解如来真实义,玄奘法师西行万里,译经千卷,终成圆满(玄奘西行路线)

网络整理 2022-05-13 最新信息

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帝国首都长安,万人空巷,天地同悲,一场盛大的葬礼正在举行。送葬的队伍从城南的皇家寺院大慈恩寺出发,长安最主要的街道铺满了素盖、幡幢、金棺、婆娑树,凄婉的笳声传来更显得悲切,安葬的这位大人物就是大唐高僧——玄奘。我们的故事也就此开始了。

为解如来真实义,玄奘法师西行万里,译经千卷,终成圆满

唐帝都长安

玄奘本姓陈,名祎,隋大业八年,他13岁在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出家原因暂未可知,可能也跟隋炀帝发兵讨伐高句丽,弄得天下百姓骚动不安有关。他出家的时期,正好是隋末唐初的乱世,佛寺成为了一方净土,宗教的力量抚慰着穷困百姓的心灵,也让玄奘感觉到了自己的重任所在。

为解如来真实义,玄奘法师西行万里,译经千卷,终成圆满

大雁塔下玄奘像

如果有一天,我不在这个世界,那么我不希望是抱着对佛的疑惑而去的。玄奘在游历各大寺庙参访名师,讲经说法的过程中,深感关于众人关于佛的教义的理解差异巨大,莫衷一是。而法显以古稀之年辛苦从天竺寻回的佛经,在数百年的时间里面散乱,遗失。

在长安,一位来自印度的僧人告诉他,在遥远的天竺有一座那烂陀寺,里面高僧云集,还有浩瀚的真经。使得玄奘下了一个决断:重新去往天竺寻求真经。

贞观初年,玄奘上书请求批准西行求法,但是当时的唐朝刚刚初生,边境面临巨大的军事压力,特别是突厥的骑兵刚刚兵临长安,是的唐朝不敢随便开关,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27岁的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

为解如来真实义,玄奘法师西行万里,译经千卷,终成圆满

取经的路并不好走,在没有飞机,没有火车,更没有孙悟空的帮助的情况下。作为一个普通的僧人,要穿越沙漠,雪山,草原,度过酷暑、严寒,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唯有心中一心向佛才让他坚定下来,旅行的路是孤独的,能在孤独中心静如水,才能在纷扰里安然无恙。

公元628年春天,玄奘离开长安已经一年了,他终于到达今天的阿富汗,当时这里属于北印度。但这离他心目中的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穿越恒河和无数中亚小国后。30岁的玄奘历经磨难,终于来到他在长安听说的那座“那烂陀寺”。

为解如来真实义,玄奘法师西行万里,译经千卷,终成圆满

那烂陀寺

玄奘是幸运的,在他到那烂陀寺的时候,虽然天竺的佛教已经开始衰败,但这里还是闻名的佛教文化中心,有这玄奘渴望已久的真正的原版经书和德高望重的权威法师——戒贤。当时,众人非常尊敬戒贤法师,不直呼他的名字,而尊称他为‘正法藏’。玄奘与戒贤法师的相遇好似冥冥之中的安排,他师之,学习之、弘传法师所传承佛法理论。

为解如来真实义,玄奘法师西行万里,译经千卷,终成圆满

戒贤法师像

玄奘师从戒贤法师学习《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俱舍论》《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因明论》《声明论》等论典,着重钻研《瑜伽师地论》,兼学梵书《声明记论》。不久,声名大起。

为解如来真实义,玄奘法师西行万里,译经千卷,终成圆满

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当时的天竺有很浓厚残酷宗教辩论的氛围,失败的一方将无颜坚持自己的学派,而戒贤法师任命玄奘担任大乘佛教的辩手,从无败绩。戒日王在曲女城为玄奘设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共有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

为解如来真实义,玄奘法师西行万里,译经千卷,终成圆满

无遮大会之后,誉满全天竺的玄奘感觉到了自己学有所成,可以归国了。玄奘开始按原路返回长安,途经高昌时,发现这里已经被唐军占领,他立刻再次写了一封信给当时的太宗皇帝(李世民),表示自己携带了大量佛经、佛像准备回国,希望太宗皇帝能原谅自己当年偷渡的罪过。7个月后,他收到太宗皇帝的回信:“卿可即速来,与朕相见。”

为解如来真实义,玄奘法师西行万里,译经千卷,终成圆满

贞观十九年,玄奘返回长安,时年46岁,出游外达17年,历56国。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唐太宗李世民热情地迎接了这位传奇的僧人,当然作为一位帝王,可能跟看中的是他一路上游历过的国家的风土人情,地形地貌等。因此他见到玄奘的第一件事情,不是问佛法,而是让玄奘写出西域各国的情报。

《大唐西域记》由此而出,可见这本书与法显的《佛国记》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大唐西域记》是为了唐太宗的对外征服野心而著,《佛国记》是法显的个人爱好。

为解如来真实义,玄奘法师西行万里,译经千卷,终成圆满

高兴的皇帝安排他住进西安大慈恩寺进行译经,根据《法师传》中记载,玄奘每天对当天需要完成的任务都有详细安排,做到“计时分业”,白天不能完成时,晚上也要补足。有研究者统计,玄奘从公元645年5月到公元663年10月期间共翻译佛经1335卷,平均每年75卷,每月约6卷多,也就是每5天就翻译一卷。

为解如来真实义,玄奘法师西行万里,译经千卷,终成圆满

就在玄奘专心主持翻译经书的过程中,一件重大事件发生了,他的爱徒辩机喜欢上了高阳公主,事发之后,辩机被腰斩,爱徒的突然死去对玄奘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虽然表面上仍然专心从事翻译工作,但是不论从精神上还是体力上都渐渐衰弱下去,在翻译工作与《大唐西域记》的编写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在人们赞颂他翻译佛经无量功德时,玄奘也走向了他生命的尽头。

为解如来真实义,玄奘法师西行万里,译经千卷,终成圆满

空门有路不知处,此别何人识此情。玄奘圆寂了,他走过的路还在地上,他看过的云还在天上,他不知道的是,他这一走,至此之后佛教在天竺几乎衰亡,再无人从中土而来,而古印度的历史也由此不为人知,直到有天有人再度翻开了《大唐西域记》。

Tags:玄奘   唐太宗   唐朝   长安   佛教   辩机   法显   万里   唐高宗   法藏   佛像   郭旭的测试话题   高阳公主   浩瀚   孙悟空   大雁塔   隋炀帝   恒河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