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狸猫换太子真相!宋真宗和皇后刘娥:史上最长情的王子与灰姑娘(赵恒皇帝简介)

网络整理 2022-05-13 最新信息


狸猫换太子真相!宋真宗和皇后刘娥:史上最长情的王子与灰姑娘


文:木木(读史专栏作家)

1.狸猫换太子成戏曲、电视保留桥段

曾经有一个挺火的电视剧《少年包青天》,一连拍了好几部,李冰冰、范冰冰、陆毅等人当年都有参演,释小龙饰演的少年展昭真是可爱。

剧情设计是一个又一个的谜案被包拯等人破获,其中有一个谜案就是帮当今皇上找到了他的生母李宸妃,从而揭露了当今刘太后不是皇上生母的皇室隐私。

这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津津乐道的“狸猫换太子”,被编排成戏曲唱了很多年,反面角色当然一直是刘太后。

为什么会编出这样曲折离奇的传奇故事呢?

因为刘太后自带传奇效果。

2. 开封城里成为小王爷宠姬

刘太后闺名刘娥,出生在四川,父亲是一名军官,后来因为军功做到刺史,虽然刘娥也是母亲梦月而生,但是显然她的运气不够好,一出生,父亲就战死沙场了。

顶梁柱倒塌,这个刺史居然也没留下多少钱财,家道中落,母亲只好带着还是婴儿的刘娥寄居娘家。

寄人篱下的日子并不好过,好在刘娥还是有机会读书识字,并且学会了击鼗(一种类似于小鼓的乐器)。

女儿都是赔钱货,所以刘娥刚长到十三岁,就被外祖家迫不及待地安排出嫁了,嫁给了一个叫龚美的小伙子,他是个手艺人,是个银匠。

手艺人在大城市才有市场和生意,所以龚美带着刘娥到了京城开封,小两口在开封的小日子过得还行,龚美做银饰,刘娥击鼗,一起挣钱。

龚美在拓展业务的过程中,结识了赵元侃(后改名赵恒)府里的仆人张耆,翩翩少年赵恒听说蜀地女子才貌双全(难道是因为花蕊夫人?),想要纳一名蜀姬。

张耆见过刘娥,而龚美一听说王府要选蜀姬,起了心思,小夫妻变成了表兄妹,他自称是刘娥的表哥,让十五岁的刘娥进了王府,做了赵恒的姬妾。

刘娥长得美貌,心思也活络,自然知道王府的生活比站在街头击鼗舒服多了,所以很快就适应了王府,并且和这位年纪相当的少年王爷打得火热,得到了赵恒的宠爱。

但是赵恒的乳母秦国夫人很是看不上刘娥,觉得这个出身低贱、来历不明的小丫头肯定是使了什么狐媚手段才把自己的王爷给迷住了,她对赵恒侃提醒又提醒,劝阻又劝阻,但是一向听话的赵恒这一次叛逆了,就是不听,就是要宠刘娥。

秦国夫人没有办法,就去宋太宗赵光义那里告了状。

赵光义一听,这还了得,年轻轻轻就沉迷女色,立马把赵恒叫来训斥了一顿,并且命令他把刘娥逐出王府。

赵恒没办法,只好把刘娥送出王府,但是他还是舍不得刘娥,所以把她偷偷藏在了张耆家里。

赵光义一看赵恒很听话,一高兴,封他做了韩王,又为十七岁的赵恒选了出身名门望族的、忠武军节度潘美的八女儿潘氏做妻子,十六岁的潘氏受封为莒国夫人。

表面上,赵恒很听话,赵光义和秦国夫人都很欣慰,而实际上,赵恒经常逮着机会就去张耆家里和刘娥相会。

要说起来,赵恒对刘娥还真是长情,不知道是初恋格外让人难忘呢,还是距离产生美呢,还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还是越是得不着的越让人挂心,总之,整整十五年,赵恒和刘娥不但没分开,反而感情越来越深,一直在暗中做着事实上的夫妻。

赵恒的元配潘氏,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年仅二十二岁就早逝了,赵光义又为赵恒选了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郭氏做继弦,十七岁的郭氏受封为鲁国夫人,不久又晋封秦国夫人。

看得出来,赵恒一直被赵光义看重,从韩王又受封为襄王,后又被立为太子。

狸猫换太子真相!宋真宗和皇后刘娥:史上最长情的王子与灰姑娘


3. 苦等十五年终于入宫

五十九岁的宋太宗赵光义病逝后,赵恒继位为皇帝,是为宋真宗。

这一年,赵恒三十岁了,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和刘娥在一起了,刘娥进了后宫。

赵恒虽然宠爱刘娥,但是他还是一个比较靠谱的皇帝,没有为了一个美女就不管不顾皇室体面,所以他继位为帝后,很快就册立继室郭氏为皇后,追封潘氏为“庄怀皇后”。

已经人到中年的刘娥,虽然入了后宫,但是压力却更大了,因为后宫中多的是家世出身好的、年轻美貌的女子,但是她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1.当年街头击鼗卖艺锻炼出来的胆量;

2.漫长的十五年的不得见光的偷情岁月里磨炼出来的内心强大与极大的耐性;

3.为了打发时间而刻苦努力读书,研习书画棋乐后积累的见识与才华……

三十六岁时,刘娥受封美人。这时的刘美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被赶出王府的蜀姬,为了改变自己势单力薄没有助力的现状,刘娥向赵恒请求让“表哥” 龚美改姓刘,这样她也有外戚了。

龚美因为当年跟随“表妹”刘娥一起进了王府,如今早已经是赵恒的亲信了,于是,赵恒让皇亲国戚刘美做了官。

4. 民间卖唱女终成皇后

出生在帝王家的孩子,命运总是格外曲折,赵恒最心爱的儿子是郭后所生的皇子赵祐,不幸夭折了,紧接着,赵恒还没从悲痛中缓过劲儿来,另一位刚刚两个月的皇子也夭折了,到这个时候为止,赵恒已有的五个儿子都夭折了,其中有三个是郭后亲生,这样的打击让郭后一病不起,年仅三十一岁就去世了。

皇后之位空缺,赵恒的意思是立刘娥为后,要说这赵恒,还真是重情。

可是一个出身卑微、来历不明又没有皇子的女子为后,大家伙都不答应啊,他们推荐宰相沈伦的孙女、十四岁的沈氏为皇后。

又是为了皇后之位,皇帝跟群臣较起劲儿来了,结果就是皇后之位一直空缺着。

皇后可以没有,但是太子不能没有啊,虽是帝王,但是皇位却没有接班人,而自己已经快四十岁了,这让赵恒很是忧虑,加上丧妻丧子的悲痛让这个多情帝王很是沮丧,于是在国事上,赵恒也有些失去理性了。

绵延十几年的“天书奇谈”的闹剧之中,一代名相寇准被贬出京城,又因为天书祥瑞重归宰相之位,举国上下,集体蒙圈,这是咋地了?

赵恒的信心就靠这样的自我陶醉支撑着,而让赵恒更加欣幸的是,他终于又有了儿子,皇位有继承人了,不用麻烦宗室之子了。

这个宝贝疙瘩就是未来的宋仁宗赵祯,他的生母是刘娥侍女李氏,但是他一落地,就只认刘娥为母亲。

这是又一桩宫闱秘事,于是民间开始流传一个说法:

德妃刘娥与李宸妃同时有孕,赵恒决定:谁先诞下皇子,谁做皇后,皇子做太子。

后来,刘娥不小心流产,或者更有人说她压根就没有怀孕,是装怀孕。

李宸妃诞下皇子的当时,刘德妃就将皇子抱走,谎称是自己所生,拿一只狸猫说是李宸妃所生。

所以,刘娥和皇子受宠,皇子被立为太子,李宸妃因为生下怪胎被惩处,后来流落民间,直到遇到包拯,在包青天的追查下,真相才被揭露,李宸妃重新回到后宫,与皇帝母子团聚,而作恶多端的刘娥晚景凄凉,包拯因此得到皇帝信任被重用。

这个,真的是人们脑洞开得实在太大了,最最关键的是,刘娥去世四年后,包拯才出仕为官,单单时间轴上就对不上啊。

但是风乍起,总有原因,而流言总有起因,这起因就是赵桢不是刘娥所生,是李侍女所生,作为太子生母,后来的皇帝生母,李侍女却仅仅只是得到一个“崇阳县君”的封号,而刘娥却享有太后的尊荣。

这是因为从一开始,得知李侍女有孕时,赵恒和刘娥想的就是让她做“代孕妈妈”,所以皇子还没出生,赵恒就对外宣布刘娥有孕,晋封为“修仪”,皇子一出生,赵恒再对外宣布:刘修仪生下了皇长子。

但是刘娥毕竟已经四十多岁了,无法亲自抚养孩子,交给别人呢,又不放心,所以皇子的抚养重任就交给了刘娥的同乡小姐妹,赵恒的婕妤杨氏。

比起那些抢了人家孩子就把人给灭了的狠辣宫妃,刘娥还算是宽厚的,她不但没有杀李氏,还默许赵恒继续经常宠幸李氏,后来李氏又生下一位公主才获封才人。

可惜,小公主也夭折了,失去了儿子和女儿的李才人从此成了后宫中一个几乎不存在的人,她甚至都没有再出过声,自然也就没有和儿子赵桢相认,当时的境况,也不会允许这位母亲和她的儿子相认。

因为儿女的频频夭折,赵恒把后来出生的唯一的女儿送进了道观出家,没想到这个法子还真为这位公主保住了小命,她一直以女道士的身份活着,直到兄长赵桢继位后,才受封为“卫国长公主”,号清虚灵照大师。

这似乎也是印证了赵恒命中无儿无女的命运,好在还有这唯一的赵桢。

可是,赵恒几次想立刘娥为皇后,都被臣子们阻止了,双方僵持多年,赵恒终于晋封刘娥为“德妃”,打算立后。

于是宰相领头病了,上不了朝了,刘娥知道不能真的把这些士大夫惹毛了,明确表示不做皇后,但是赵恒已经骑虎难下了,硬着头皮大肆封赏宗室和官员,主动一再示好,妄图以这种方式达到立后的目的。

封后诏书被人一推再推,才终于有人肯拟,极其简单的册后仪式后,四十四岁的刘娥终于成了大宋王朝的皇后。

狸猫换太子真相!宋真宗和皇后刘娥:史上最长情的王子与灰姑娘


5. 成大宋王朝第一位临朝的太后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而封后则是赵恒最真心的告白,该怎么评价这个皇帝呢?

他对儿女慈爱,对刘娥长情,对反对他的官员们宽厚,算是不错了。

少年夫妻终于熬成了老来伴,从此,刘娥成了赵恒真正名正言顺的贤内助,她的才华和见识以及治理家事、国事的能力一步步展现了出来,这自然也引起了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士大夫群的不满。

当赵恒因病不能主持朝政,刘娥代为处理政事时,寇准与刘娥由相互的不满渐渐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病中的赵恒想让太子赵桢监国,十岁的赵桢能做什么呢,自然是要仰仗宰相们了,所以赵恒的这个想法让寇准很是兴奋,他赶紧上书提议太子监国,赵恒同意了。

寇准赶紧找了翰林学士杨亿(就是拒绝为赵恒起草立后诏书的那位)来起草太子监国诏书。

那边杨亿关门拟诏去了,这边寇准却是乐极生悲:他居然一喝酒就在大庭广众之下把什么都说出去了。这还没办成的事呢,你嚷嚷什么呀!

就这样,耳根子软的赵恒被人一忽悠,一代名相、刚直不阿、忧国忧民、当年力保赵恒做太子,后来辅佐赵恒做皇帝的寇准被罢相了,太子赵桢监国也就泡汤了。

这还不算,寇准的好友,赵恒身边的亲信宦官周怀政在寇准昏头之后,又出昏招,他想得挺美:废掉皇后刘娥,逼赵恒禅位于太子赵桢,去做太上皇,这样寇准就能复相。

想法是美好的,但是他找了不靠谱的合作伙伴,很快就被告发了,赵恒大怒,差点杀了寇准,被顶替了寇准做宰相的李迪劝住了,寇准被贬,从相州知州又到了道州司马。

经过这一系列的折腾,病中的赵恒已经彻底糊涂了:

1.有一天突然问:咋好长时间没见着寇准了,他去哪儿了?

2.有一天突然抱怨皇后刘娥很张狂不像话,李迪接话茬说那就应该以国法处置。

结果赵恒又说:为什么要处置皇后?

大家连忙帮忙李迪解释,赵恒很疑惑地说:我咋不记得我说过这样的话呢,你们蒙我呢。

李迪懵了,本来跟刘娥就不对付,这下彻底结下梁子了,成了仇人。

不久,意料之中的事情发生了,李迪罢相,赵恒宣布:皇太子赵桢听政,皇后刘娥辅政。

刘娥正式掌权天下。

五十四岁的赵恒病逝后,太子赵桢即位,刘娥为皇太后,杨氏为皇太妃。

赵桢这一年才十一岁,大宋王朝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太后临朝,刘娥的亲信丁谓(之前替刘娥扳倒了寇准的大功臣)趁火打劫,从此所有的奏章都先到丁谓手上,然后再到太后刘娥手上,丁谓面对群臣是“太后”,面对太后是“群臣”,好不得意。

不作死不会死,但是丁谓这种小人怎么可能不作呢:

1.自己给自己加官晋爵;

2.借刘娥的贬谪诏书妄图逼李迪、寇准等人自尽,还好他们都没上当,没死;

3.一再阳奉阴违,一再擅权,背着刘娥擅自移赵恒的陵寝地穴,移到了风水中的“绝地”。

很快,刘娥出手了,丁谓罢相贬谪。刘娥则开始和仁宗赵桢一起听政决事,正式垂帘,成为大宋王朝真正的统治者。

但是,刘娥也不是什么事情都顺心遂意,她对于自己的出身其实一直是耿耿于怀的。

所以,刘娥一再加封自己的祖先们,同时还主动想跟右谏议大夫刘综攀亲,结果给耿直的刘综直接顶回来了:“我家没人在宫里。”

刘娥不死心,将满朝刘姓官员的家世都逐一调查,又盯上了龙图阁直学士刘烨,刘烨不接话茬,宁可装晕倒也不搭理刘娥,刘娥也拿他没辙。

宋朝是个好时代啊,士大夫们活得多么有骨气。

一再地认亲被拒,太后刘娥也是很没面子啊,她只好扶植“哥哥”刘美一家子了:

刘美大字不识的茶商女婿马季良被刘娥弄成了龙图阁直学士;

刘美能力不济的儿子刘从德还没来得及享受“姑母”刘娥给予的高官就挂在返京路上了,结果便宜了他姻亲朋友门人以至奴仆全都被封官。

虽然偏袒家人,但是刘娥在政事上还是有建树的,在家事上也能做到尽量公允:

1.她号令严明,赏罚有度;

2.她尊重士大夫,两次认亲被拒也就算了,并没有秋后算账,平时处理政事时,也能听得进士大夫们的意见,并且敢于重用士大夫;

3.她设计拿到了所有大臣们的亲戚名录,并且利用这份名录避免了朝臣结党营私和编织权力网络;

4.善待宋太宗赵光义的女儿们,多有赏赐,而自己作为赵家媳妇厉行节俭,对待赵恒的嫔妃和赵祯的嫔妃们还算宽厚。

赵祯的生母李氏已经升为“顺容”, 迁往永定陵未赵恒守陵,李氏病重时,被刘娥晋封为“宸妃”,但在封妃的当天病逝了。

本来刘娥想以普通宫嫔的身份殓葬李氏,但是宰相吕夷提出以一品的礼仪将李宸妃殡殓,并在皇仪殿治丧。

在坚持要让棺木从西华门正大光明地送出遭到刘娥的一再反对后,吕夷被惹毛了,直接说出了:李宸妃乃是皇帝的生母,要是丧不成礼,将来肯定要有人为此付出代价的。

刘娥这才按一品礼仪安葬了李宸妃,还给李氏穿上了皇后的冠服。

5. 刘娥病逝,赵祯亲政

随着宋仁宗赵祯一天天长大,母子俩之间不可避免的面临着权位之争,尝过了权力的滋味的人都不愿意放弃权力,刘娥也是。

面对群臣一次次请求让已经成婚多年的皇帝亲政的上书,她一概不理,有闹得厉害的,则是流放,当然也有奉承她让她称帝的。

可是武则天哪是那么好当的,在士大夫们眼里,武则天是大唐王朝的罪人,刘娥自然不敢再去做大宋王朝的罪人,所以她很识时务地对称帝一事死心了。

赵祯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对刘娥一直很恭敬,主动颁布诏书,将刘娥的生辰“长宁节”的仪礼升级到与皇帝生辰“乾元节”相同的程度,虽然范仲淹反对,但是反对无效。

在祭太庙的大典上,刘娥提出要着天子衮冕,虽然遭到了群臣反对,但依然反对无效。

因为六十五岁的老人家生病了,而且病得越来越严重,虽然赵桢大赦天下、广召名医并亲自一刻不离地侍候,刘娥还是病逝了。

临死前,刘娥一直拉扯自己身上的衣服,但是已经说不出话来,赵祯也不明白。

次日召来宰辅重臣们询问,参知政事薛奎说:太后应该是不想让先帝看到她穿着天子冠服。

赵祯这才明白过来,刘娥这是要去见父亲赵恒,她想以妻子的身份去,所以下令给太后换上皇后的服饰下葬。

死了娘亲的孩子很是悲痛,哭得那叫一个惨,群臣们出于对皇帝的关心,一边劝解节哀,一边吧啦吧啦告诉他:太后刘娥不是你的生母,你的生母是李宸妃。

燕王更是看热闹不嫌事大,跟赵祯说:其实吧,你的生母李宸妃就是被太后刘娥害死的。

赵祯惊呆了,连忙让人去查看李宸妃的棺木,这个时候的刘娥应该感谢吕夷,当日要不是吕夷那么坚持,她以普通嫔妃安葬了李宸妃,赵祯心里会怎么想。

开棺之后,被水银保护起来的李宸妃遗体面色如生,而且穿戴着皇后的服饰,随葬器物也是一品夫人的档次。

赵祯心里明白了:自己的生母确实不是刘娥,而是李宸妃,但是刘娥应该也没有害死自己的生母。

明白“人言岂可尽信”的赵祯为刘娥上谥号为“章献明肃”,而生母李宸妃的谥号则仍为两个字:“庄懿”,将她们俩同时迁葬赵恒的安息之地永定陵:

迁葬时,赵祯为刘娥执孝子礼,并不顾宰相们的劝阻亲自行执绋之礼;然后才去往李宸妃下葬的洪福院为生母起灵,伏在棺木上痛哭说:“劬劳之恩,终身何所报乎!”

相当于一下子送走两位母亲,够赵祯好好大哭一场了。

赵祯甚至下诏不许群臣再说刘娥的坏话,同时他也善待刘家,亲自将荆王赵元俨的郡主许配给刘美的幼子刘从广为妻;并按照刘娥遗诏,尊杨氏为皇太后。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没有狗血的复仇,也没有长期隐忍之后近乎变态的反弹。

赵祯是个幸运的孩子,生母一生生活平静,两位养母(刘娥和杨氏)待他如亲生,作为父亲唯一的儿子顺利继承皇位,又顺利亲政。

而刘娥的一生,真的是一个传奇,这个传奇之所以能够发生,最大的根源在于赵恒对于刘娥的长情。

那是一种只有皇室之子,世家公子身上才有的天真的长情,所以,顺便告诫年轻的女孩子们,如果有机会,谈恋爱还是要找公子哥,他们的性情中有轻松、天真、温良的成分,他们爱你,会爱很久,不会被俗世所逼迫,不会被生存所屈折。

Tags:张耆   少年包青天   刘太后   秦国夫人   刘娥   赵恒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