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七堡渡口初相遇,钱塘江畔鸣笛声

网络整理 2019-06-11 最新信息

顺着七堡老街前行,往左拐入横街再走到头,跨上钱塘江江堤,就能看到一条长长的丁字坝横卧在江水之中,坝根是个大大的盘头。当地老人说:这盘头左侧,就是老底子的渡口,七堡的命脉所在。

先有“渡”,后有镇

七堡历史不长,它是钱塘江水涨出来的一块滩涂沙地,可以从修筑钱塘江海塘的史料中了解个大概。

清朝雍正十一年(1733年),旧有海塘塌损难以御潮,浙江巡抚李卫奉命修筑一条土备塘。所谓土备塘,以土堆成,从海宁龟山南麓到仁和县李家村(今九堡宣家埠一带),长14048丈,高1.2丈,底宽5丈,顶宽2.4丈。到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又修筑了一条长2120丈的鱼鳞石塘。后来,石塘以西又筑起了一条柴塘。所谓柴塘,就是先用柴捆、柴笼、竹笼、石块垛成柴垛,挡住潮水的冲刷,然后在柴垛内侧筑塘砌石坎,这是在钱塘江修筑海塘中特有的工艺。柴塘因筑于清代,又称“清塘”。

七堡渡口初相遇,钱塘江畔鸣笛声

清《康熙南巡图》 江干涉渡

到了乾隆年间,沿江海塘相继筑成,随着江道的稳定,土备塘外围大片滩涂淤涨成陆,逐渐成为肥厚的沙地。老话说得好,“若要发,沿江塌”,自打钱塘江边有了这块沙地之后,江对岸那些遭遇坍江之灾失去家园的穷苦百姓,纷纷来到这里,这片沙地上慢慢开始人聚烟生,形成村落,有了村名,杭城清泰门外乌龙庙为头堡,向东每三里为一堡,二堡、三堡、四堡……以此得名。

七堡渡口初相遇,钱塘江畔鸣笛声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早先的七堡就是靠钱塘江盘活的。七堡是先有“渡”,后有镇。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七堡集市就非常活跃,即便是物资紧缺的困难时期,七堡的集市贸易照样十分兴旺,其中不乏以物易物、票证交换、黑市买卖等各种交易方式,凡市场上所有的紧缺物资,在七堡几乎都能搞到手。

江上无桥,过江靠船

七堡及周边村坊的大部分住民,来自对岸的萧山、绍兴一带,因坍江、灾荒等原因,汇聚到此落脚谋生。所以南、北两岸的交流来往,成了百姓一件大事。

老底子钱塘江上没有桥,要过江只能乘船。来往两岸的是木帆船,挂一张风篷(即“帆”)称“单道桅”,挂两张风篷称“两道桅”,江上渡船都是“两道桅”,前舱竖一道小桅,中舱立一道大桅,这样吃风均匀,行驶稳当。船老大望见七堡将近,就大声吆喝:“大篷放落!”船工解开篷索,落下风篷,老大扳转舵柄,往盘头靠拢。因七堡一带江岸平缓,成了船家泊岸靠埠之处,此地形成了若干水道,这就是“七堡渡”的前身。

七堡渡口初相遇,钱塘江畔鸣笛声

钱塘江上有“上江船”和“下江船”之分,行驶在上游(桐庐、建德、兰溪等)称上江船,它不用过潮,承受风浪比较小,所以船体狭长,两头尖削,单根桅杆上挂一张“软篷”,实际上就是挂了张白帆布而已,上江船吃水浅,所以船行速度较快。下游江面开阔风浪大,江道变化多,潮水又厉害,所以下游的船既要吃得起风浪,又要过得了大潮,驶得了风,稳得住舵。因此“下江船”船舱深,船头方船尾翘,桅杆粗舵柄长,挂的是坚挺的“硬篷”。风帆高大,从上到下撑着十几支小毛竹,风篷边沿有十几根篷索,用来调节风向,便于抲舵老大看风转舵。

牛车和“背娘舅”

来七堡靠埠的都是这种“下江船”。下江船载客也有不足之处,因为船舱吃水深,往往靠不到边,一遇浅滩就只好停船抛锚,即便搭起跳板也不管用,客人只能涉水上岸,于是接人拉货的“牛车”和背人上岸的“背娘舅”也应运而生。

从江干区教育局退休的许志云先生说,上世纪60年代,他经常从七堡乘船去江对岸赭山,赭山江面沙滩平缓,船在离岸50米的地方就不动了,没办法,那些挑担背货的只好乘牛车,而老许则叫“娘舅”背上岸,每背一次5分钱,到了70年代,价格涨到一角。

七堡渡口初相遇,钱塘江畔鸣笛声

时过境迁,如今七堡渡口早己不存。站在江堤上,望着眼前那江水拍岸、波澜不惊的景象,任你怎么去想象,也无法勾画出旧时一个繁忙渡口的热闹画面。只有当年乘过这趟渡船的人,才能留下一些难以抹去的记忆。

记忆中的七堡,从码头开船的铃声中悄然苏醒,在码头排队等待渡轮的人们刚开始新的生活。

美好的愿景是动力,新的生活,还在更新。

本文作者:钱塘江文化(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0835088310993420/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钱塘江   绍兴   桐庐   兰溪   建德   赤山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