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丹妈妈讲历史|赵括纸上谈兵(纸上谈兵的意思)

网络整理 2022-05-14 最新信息

#丹妈妈讲历史,分享适合小朋友了解的历史故事#

我们在“商鞅变法”篇讲到,秦孝公和商鞅十年如一日坚持变法,最终改变了秦国又穷又弱小的局面。在这之后的100年里,秦国又不断涌现出了贤明的君王和大臣,秦国蒸蒸日上,让其他大国再也不敢轻视。此时,在秦国的东边还有个赵国,军事实力也很强,很多将领在历史上都很有名,比如赵奢、廉颇、李牧。

名将赵奢被赵王封为“马服君”,他的儿子赵括就被大家称为“马服子”。马服子赵括在赵国也是个远近闻名的人物,他从小熟读兵书,常常在公开场合发表自己的见解。他父亲虽然是战场上的名将,但是在口才上却常常是他的手下败将,不过,他父亲虽然在口才上说不过他,但是其实内心里非常不赞同赵括的观点。

赵括长大后,父亲赵奢去世了,李牧远在边境,朝堂上的老将军是四大名将之一廉颇。廉颇非常老道,擅长防守。当时秦国正在打算跟赵国大战一场,双方在一个叫做“长平”的地区对峙。在对峙过程中,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王很着急,让廉颇老将军主动出击。然而廉颇在考察实际地形后,仍然坚持防守。由于廉颇密不透风的防守,秦军一时半会儿也讨不到好处,但是又不肯放弃。就这样,双方对峙了三年之久,秦国和赵国一共投入了一百万士兵在战场。一百万士兵啊!仅仅是粮食,就不知道要吃掉多少!战国时期的粮食产量并没有现在这么多,还有很多地方的人连饭都吃不饱呢!可以这么说,当时的秦国和赵国都是用整个国家的力量在支撑长平战场,赵国的粮食不够了,秦国的粮食也不够。秦国和赵国都很着急,都想尽快战胜对方,早点结束战争。此时,秦国想到了一个主意。

秦国君臣在讨论该怎么取胜时,有人说到,秦军之所以久战不胜,就是因为有个老谋深算擅长防守的廉颇,那么,换掉廉颇不就可以了吗?大家讨论起来,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廉颇是赵国的将军,怎么让敌国换掉他们的将军呢?这时,有人提了个点子,可以派人去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军才不怕廉颇,随便一个将军都能战胜廉颇,秦军真正害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

这个谣言传到赵国君臣耳中,他们果然上当了。赵王立即下令,由赵括代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帅。这个消息一出,秦国高兴坏了。赵国国民也很高兴,因为赵括名声很大,他父亲都说不过他,那他肯定比他父亲打起仗来还要厉害。但是,赵括的母亲却开心不起来。

赵括母亲进宫劝谏赵王说,这孩子我们太了解了,他父亲去世前嘱咐我,赵括年轻气盛,喜欢轻率地讨论战事,谈论战事时,只知道套用书本上的语句,缺乏实战经验,如果让他担任赵军主帅,恐怕赵国都要毁在他手里。赵王听完哈哈一笑,并没有采纳赵括母亲的建议。

就这样,赵括在赵国国民的欢呼声中出发了。而此时的秦国,也偷偷将主帅换成了白起。白起是战国时代的第一名将,此前从来没有打过败仗,不仅熟读兵书,还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廉颇都排在他后面。秦国为什么要偷偷派出白起呢?实在是白起名气太大,担心赵括退缩,秦国就无法一举打败赵国。

然而赵括对秦国的谋划完全不知情。他雄赳赳气昂昂上了战场,一到战场就撤去了廉颇此前坚持了三年的策略,他按照读过的书中的写法来部署兵力。果然如赵括父母和秦军所了解的那样,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是面对长平这样的复杂的战场却没有经验。面对白起精心策划的诱导、埋伏、出击,赵括毫无还手之力,赵国大败,四十万赵国大军都葬送在这场战争中,赵括本人也中箭身亡。由于这场战争实在太出名,就被称为“长平之战”写在了历史书中。经过长平之战,曾经的军事大国赵国的实力一落千丈,再也不是秦国的对手了。

赵括熟读兵书有错吗?当然没有错!我们都说,要读万卷书。但是,“读万卷书”还有下一句,是“行万里路”。意思就是,读书很重要,但是只读书不实践,只知理论而不知道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就会自以为自己很厉害,看不见潜在的危险,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后人读历史时为了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就把赵括的这种行为称为“纸上谈兵”。

Tags:赵括   廉颇   白起   我在宫里做厨师   赵奢   战国时期   不完美妈妈   李牧   郭旭的测试话题   秦孝公   商鞅   全民悦读有奖征集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