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一代贤后"孝庄的传奇人生(孝庄皇后简介)

网络整理 2022-05-07 最新信息

在距离北京大约120多公里的河北遵化境内,有一片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为完整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它就是---清东陵。

清东陵

占地80平方公里的陵墓内共有15座陵寝。分别安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及他们的皇后、妃嫔和皇子公主。在陵区的周围,一道长达20公里的风水墙将大大小小的160多人的陵墓紧紧地围了起来,给人一种生死不离的印象。然而唯独有一座陵寝像一只孤雁,被建在了陵区风水墙之外,这就是---昭西陵。

昭西陵

它的主人并非是无关紧要的妃嫔或皇室宗亲,而是清东陵所有入葬者中辈分最高的一位,清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

公元1613年,一位漂亮的小公主降生在蒙古科尔沁部,她就是贝勒寨桑的二女儿布木布泰;也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从小聪慧可爱,宽广的大草原赋予了她天真烂漫的个性,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结束于后金天命十年;也就是公元1625年。这年二月,还不满13岁的布木布泰在哥哥吴克善的陪护下被送到后金,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子、33岁的皇太极做侧福晋,早在11年前,她的亲姑姑哲哲就已沿着同样的道路嫁给了同一个人,成了皇太极的正方大福晋,9年以后,皇太极又娶了她的亲姐姐海兰珠。

布木布泰

皇太极生前,孝庄在后宫的地位并不显赫,后宫受到皇太极专宠、统摄一切的是大她四岁的亲姐姐---海兰珠。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在盛京称帝,册封了五宫后妃;也成五大福晋。这五位后妃均来自蒙古,而且都姓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被册封为永福宫庄妃,位居次西宫;是其中年龄最小、地位最低的一位,她的姑姑哲哲剧中宫做了皇后,而后入宫的海兰珠被封为宸妃,位居东宫;地位仅次于亲姑姑孝端文皇后。

公元1634年,海兰珠同样在哥哥吴克善的护送下来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此时的海兰珠已过妙龄,但她肌肤如玉、长得极为漂亮;又有一种少女不具备的成熟美且温婉贤淑;倍受皇太极宠爱。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象征爱情及女子美貌的佳句,将宸妃的寝宫命名为---关雎宫。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可惜这个皇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还不到一年、没来得及命名便夭亡了。无巧不成书,两天以后庄妃生下了皇九子,这给悲痛中的皇太极极大的安慰,于是皇太极给这个孩子赐名---福临。皇八子的不幸夭折,给皇太极和宸妃带来了沉重的精神打击,从此宸妃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郁成疾。1641年在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当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置紧张战事于不顾,日夜兼程赶回盛京,然而当他赶到关雎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终年33岁。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驾崩了。

影视资料海兰珠

回到故事的主角---此时的庄妃;日后的孝庄皇太后,她与皇太极共度了十八个春秋,在这十八年中,颇具头脑的她在风云变幻的军事战争与政治斗争中,领略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事物,也学到了很多自保的本领,逐渐从一个单纯的蒙族姑娘变成了一位冷静成熟的后宫女人,开始一步步的涉足前朝政事,展现出了一般女性不可多得的政治智慧。

传说中庄妃第一次参政就是劝服明朝大将洪承畴。据说庄妃来到关押洪承畴的三官庙,恰巧积在房梁上的灰尘飘落在洪承畴衣服上;洪承畴不由自主地用手轻轻掸去,这一动作被庄妃看在眼里,心细如尘的庄妃知道洪承畴并不想死,他一定会被感化过来的。于是庄妃就开耐心相劝,并且亲自伺候洪承畴喝下了人参汤,到最后洪承畴终于被这位知性美女打动,归顺了大清。

影视资料庄妃劝降洪承畴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后宫江湖的历练中,庄妃越来越表现出她的机敏与智慧。在姐姐宸妃去世两年以后,夫君皇太极也猝然离世,庄妃遭遇了她人生中的第一场硬仗。崇德八年即公元1643年夏,清军大战松锦告捷后,国势大涨、气象日上,皇太极踌躇满志正筹划下一步战略,然而天不假年,这年八月九日夜,皇太极猝死于清宁宫。帝王暴卒,向来容易引起政治动乱,由于皇太极对皇位的继承问题,没有留下遗嘱;在繁琐的丧仪背后,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正悄然展开......

影视资料

努尔哈赤生前曾经规定,他的继承人必须由满洲贵族公议;从八大议政贝勒中推选出来;八大贝勒同心谋国,其中又以军功昭著的儿子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及侄子阿敏轮月执政;朝贺时兄弟四人并排南面而坐,这是一种原始的军事民主制的残余。皇太极继承汗位以后,打破此制;皇帝南面独坐;独操大权,因此皇帝的称号对于跻身于最高权力圈、很有可能得到它的人们来说,从此就更加具有诱惑力......

皇太极去世后,皇位争夺战一触即发,各方势力暗中的动作很快明朗化。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34岁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努尔哈赤的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32岁雄才大略,曾西征河套察哈尔林丹汗残部,得元朝传国玺归献皇太极,迫降朝鲜,用兵把握分寸,颇合用武之道,很得皇太极倚重和信赖,继位的呼声很高。两个最有力的皇位竞争者,无论谁登基,都免不了引发一场大战,在这种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的紧要关头,表面憨厚而内心机敏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扶立幼主。庄妃开始施展手腕笼络多尔衮,取得了这位实权派的支持,把6岁的儿子福临抱上了御座,这场皇位之争,庄妃不动一刀一枪便化解了。福临登位之后,第二年改元顺治,31岁的庄妃被尊为皇太后;史称孝庄皇太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幼帝;称摄政王。

影视资料福临登位

公元1644年四月初九,多尔衮领大将军印,统帅14万大军,开往山海关,一路激战,问鼎中原。同年十月初一,顺治帝颁诏天下,定都燕京,祖父和父亲28年奋争未能实现的愿望,7岁的福临却实现了,之后功勋卓著的多尔衮开始逐个翦除其他皇室宗亲的势力,一步步的将朝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大权独揽权倾一时。

关于太后下嫁这桩公案,历来众说纷纭,支持者提出很多证据,唯一比较直接的是一个叫张煌言的人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建夷宫词》,诗中写道---“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就因为这首诗,孝庄的名节开始不保了。翻阅史料发现张煌言和满清是死对头,他是梁羽生小说里极度赞扬的抗清义士;是南明政权的主要成员,他组织的义师和郑成功的大军一样,都是东南沿海的主要抗清力量。康熙三年,张煌言抗清失败,于是他跑到一座小岛上藏起来,清军不依不饶,硬是扮成和尚上岛去把张煌言抓了起来并且处死了。说到这儿不难发现,这个人和清廷可以说是血海深仇,所以这样的证据不太靠谱。有些人说,孝庄并未下嫁多尔衮,那为什么顺治要称呼多尔衮为皇父,不是应该叫皇叔吗?福临继位的时候年纪很小,自己继位又是多尔衮出了大力气的,小福临称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后来多尔衮把李自成打败、趾高气昂,在他的眼里福临就是一个小屁孩,于是顺治五年,摆布着福临叫他皇父摄政王,福临为此事憋了一肚子气,要是他的母亲孝庄再嫁给多尔衮,福临不得气爆肚皮,所以叫了皇父那不一定就是爹......此外关于满洲有兄死弟可娶其嫂的习俗,也不能直接证明太后下嫁的真实性,特别是当时作为清朝属国朝鲜的《李朝实录》并没有太后下嫁颁昭告喻的记载,而像这样的大事,如果有;照例是应当诏谕属国的,因此史学界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的情愫可能是有的;但太后下嫁的事恐怕是没有的。历史上的真相我们今天仍然无从得知,但是不管是不是下嫁,孝庄太后出于母子命运和大清江山的考虑,尽量笼络多尔衮那倒是不容怀疑的。顺治对于多尔衮的种种封赏,大多也是来自孝庄的主意,因为身为摄政王的多尔衮位高权重,是当时的孝庄母子无法撼动的一块巨石。

影视资料多尔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权力斗争中,1650年12岁的少年天子顺治,终于因为多尔衮的暴病身亡,不战而胜。多尔衮死后,辅佐幼帝的重担全落在孝庄的身上,她以过人智慧和胆识,扶持着年幼的儿子,度过了皇位交替的暴风疾雨,这样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按理说应该母慈子孝、关系融洽,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顺治帝在位十八年,后来因患上天花,医治无效崩于养心殿。

顺治帝

公元1661年,8岁的玄烨在祖母孝庄文皇后的扶持下登基;史称康熙皇帝 。康熙刻苦耐劳、兴趣广博,小小年纪就文韬武略、样样了得,这为他后来开创大清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这位小皇帝的亲政道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康熙二十四年八月,孝庄突然身体右侧瘫痪、言语不清,玄烨得到消息的时候正在外地巡视,他昼夜兼程赶回了皇宫,十六天时间里,他曾经三十多次去看望祖母。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康熙又一次病倒,这一次病情就非常严重了,这次玄烨更是昼夜守候在祖母的病榻旁边,寸步不离,在孝庄吃药前,他甚至要亲自先尝一尝汤药,在孝庄病重期间,康熙还下了一道圣谕---不是很要紧的事情就不必告知了,他还步行走到了天坛跪在地上,面对上苍、虔诚地毕恭毕敬地读自己亲自撰写的祷文,据说玄烨读完祷文以后已经是泪流满面,而他这篇发自肺腑的祷文,让在场的臣子听了也无不落泪。康熙皇帝和祖母孝庄皇后之间的深厚感情,在古今中外的皇室家庭里面都是极其少见的......康熙二十六年,孝庄文皇后病逝,这一天刚好是腊月二十五,按惯例死人是不能停在家里过年的,得赶紧出殡,但是康熙却破了例,因为他不想草草出殡办丧事,而是准备等到过完年二月才隆重操办,因为对祖母的敬爱与思念,康熙甚至不惜违背祖制,第一是割辫;在清朝只有先帝驾崩接任的皇帝才能把发辫割掉,可是玄烨却毅然割掉了发辫,第二是孝服;按满洲旧制,国有大丧、皇帝及宗室公以上孝服都用素帛,而这次孝庄皇后丧事,玄烨一改旧制,执意非要用布来做孝服。

影视资料孝庄、玄烨

孝庄以75岁的高寿安然离世,临终前她嘱咐康熙说:“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康熙皇帝给祖母上了尊崇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皇后,根据她的遗愿,灵柩没有运往盛京与皇太极合葬,而是暂安在京东清东陵,并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皇祖母的遗愿给康熙出了一难题,原来按照清朝的惯例,皇后要是死在皇帝之后,那要在皇帝陵墓外面修建专门的后陵,可是孝庄却执意想要在儿子顺治皇帝的陵墓外面安歇,这可怎么办才好,这一难题拖了三十七年。

公元1725年,雍正下旨,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将孝庄文皇后葬入地宫,至此孝庄得以安寝,因为她的陵墓在盛京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西;故称昭西陵,孝庄的陵寝大大超过了祖制,殿里面雕刻有龙生九子之一的螭首,这是只有在皇宫里面才出现的,出现在皇后陵墓中这还是第一次,她的陵寝大殿是最高级别的重檐庑殿顶,建在风水墙外的昭西陵,是人们参观清东陵的第一站,百年后,孝庄---这位清宫史上最尊贵的女性,仍像慈母一般守护着风水墙里她的子孙们。

孝庄文皇后陵寝

Tags:孝庄文皇后   皇太极   宸妃   海兰珠   庄妃   洪承畴   孝端文皇后   努尔哈赤   清朝   诗经   沈阳   明朝   乾隆   康熙   元朝   代善   蒙古   咸丰   乌克善   我在宫里做厨师   不完美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