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戊戌变法的成败得失(戊戌变法的目的在于 C.发展社会经济)

网络整理 2022-05-01 最新信息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期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对晚清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政治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的成败得失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十九世纪甲午战争后国家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变法视乎是逐唯一解决问题的出路,甲午战争失败后人们对民族存亡的意识逐渐增强,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和维新思想逐渐产生。国际形势严峻,如果经济政治上要达到完善,就急需要改革。国内的时局动荡不堪,清政府的无能,让许多爱国志士内心非常不满,腐朽的封建统治让民族逐步走向沦陷。政府没有积极采取改善,反而加税减少军队薪水,加剧变法的成长。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略越发加剧,对清政府不抱有希望的爱国志士们,也不在安于现状,投身革命。民族资本主义也受到官府压迫,很多商家被迫关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通过光绪皇帝同意发动政变,开始了戊戌变法运动,他们想通过改革,救民于水火,让人不再受压迫,学习西方文化,促进思想的新解放。

戊戌变法的成败得失

二,戊戌变法实施的时间。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变法内容包括: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变法损害到了守旧派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得知消息后逃亡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了。

戊戌变法的成败得失

三,戊戌变法的目的。就是想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19世纪末期,晚清社会进入了衰败期,清政府的无能让外国列强看出了有机可乘。


戊戌变法的成败得失

四,戊戌变法的意义。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Tags: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政治   经济   中国近代史   文化   慈禧太后   陆军   海军   体育   日本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