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独特的辽金王爵:不止有郡王和亲王,还有一字国王、两字国王(耶律休哥)

网络整理 2022-04-02 最新信息

自从出现王爵制度后,历代皇朝的王爵,有国王、郡王、县王三个等级的,也有国王和郡王两个等级的。

一般来说,以国号封王就是中国古代王朝普遍实行的封爵制度,如隋朝、唐朝、宋朝,只要是皇兄弟、皇儿子,“皆封国为亲王”,他们的亲王实际上就是国王。

也就是说,隋、唐、宋等中原皇朝的封爵最高等级都是王,即一字王,就是单个传统国号所封的王爵,但不带“国”字,如秦王、齐王、赵王等,这就是亲(国)王。

次一等的就是两字王,就是郡号(邑名)所封的王爵,如中山郡王、长沙郡王,省略“郡”字,即中山王、长沙王,这就是郡王。

独特的辽金王爵:不止有郡王和亲王,还有一字国王、两字国王

这两种王爵制度可以说是中原王朝的封爵常态了,但契丹辽国、党项夏国、女真金国偏偏在隋唐王爵的基础上,又建立起另类的王爵制度,即亲王之上的国王封爵。

按中原的常规制度,亲王就是仅次于天子一阶的存在,但辽夏金,在亲王之上另有国王,国王还又分一字国王和两字国王。

何谓一字国王?就是单个传统国号所封的王爵,爵号中还有“国”字,如秦国王、齐国王等等。一字国王和一字王的区别,就在爵号中有没有“国”字。

何谓两字国王?就是两个传统国号所封的王爵,爵号中仍然有“国”字,如秦晋国王、周汉国王等等,两字国王是辽夏金特有的王爵封号。

那么问题就来了,某王(亲王)和某国王到底有啥区别呢?他们都是国号所封的王爵,难道就在爵号中有“国”字和没有“国”字的区别吗?难道某王不是某国王的简称吗?

独特的辽金王爵:不止有郡王和亲王,还有一字国王、两字国王

猴格翻阅了《辽史 》、《金史》、《大金集礼》等资料,也找了相关的论文,或许是打开的姿势不对吧,反正没有看到有讲述某王和某国王之间的区别。

有专业学者如王曾瑜、唐统天等都认为:某王和某国王只是对王这一等级爵位的不同称谓方式,二者均为一字王。(宋中楠《金代前期汉官封爵制度研究》)意思就是说晋国王=晋王,晋王=晋国王。

但是,通过辽夏金的资料分析,让更多学者都认为:某王和某国王之间,显然是存在着等级关系的,即前者低于后者,应该不属于“某王是某国王简称”的情况。

猴格是赞成后者观点的,简单来举个例子:懿德皇后萧观音的父亲萧孝惠(萧孝忠),在重熙十二年(1043)正月封楚王,同年七月初一病逝,当年十一月,被外甥兼大舅子兴宗皇帝追封为楚国王。

根据这个例子可知,楚王是低于楚国王的,不然,同一个王号“楚”,要是楚王=楚国王,兴宗又何必多那一道追封呢?

独特的辽金王爵:不止有郡王和亲王,还有一字国王、两字国王

再比如,萧孝惠的大哥萧孝穆,在外甥兼女婿兴宗即位后,就徙封秦王,然后到重熙六年(1037),又进封吴国王。

我们从历代国号位次排列可知,“吴”是低于“秦”的国号,如果秦王和吴国王属于同一级别,秦王怎么可能“进封”吴国王呢?那就只有一种情况,就是国号位次较高的秦王,进封到国号位次较低的吴国王,即吴国王>秦王。

辽史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都表明了某王的等级是低于某国王的。所以说,尽管不确定某王和某国王之间的区别是什么,但他们之间的确存在等级差别。

像隋、唐、宋等中原大朝的王爵等级,多是国(亲)王和郡王,亲(国)王>郡王,简单又明了,辽、夏、金的王爵等级与之相比,就相对复杂。

辽、夏、金的进封顺序是:郡王<小国亲王(一字王)<大国亲王(一字王)<小国国王<大国国王<两字国王。

在这里需要注意,一字王和一字国王、两字国王在同级别中,还存在着大国、次国、小国之分,比如在辽国和金国,“宋”这个王号都比“晋”和“秦”等传统国号的等级高,这显然是两国在给邻居面子,而“秦、晋”自然又比“吴、越”的等级高。

独特的辽金王爵:不止有郡王和亲王,还有一字国王、两字国王

当然,辽、夏、金的王爵制度,毫无疑问是继承中原王朝的框架,就以辽国为例,辽太祖阿保机在称帝之前,就曾封赐告发诸弟谋反的安端妻子粘睦姑为晋国夫人,说明他那时就开始接受汉人以封号赏功的统治理念。

到了太宗德光朝,就已经开始正式采用爵制,耶律倍虽然在天显元年(926)二月被其父封为人皇王,但并不属于辽国正式的封爵,猴格认为,人皇王属于特殊性的存在,应该视为属国王号,和女直国大王府的女直王、西夏国的西平王、沙洲回鹘王府的敦煌王性质类同。

德光在位时,把汉人降将、降臣的王爵,和契丹贵族的王爵是分开来的,汉人王爵使用燕、魏、齐、吴等传统国号封爵,他们天家骨肉则采用明、寿安、太平、永康等吉祥美号。

到世宗兀欲在位时,这两套王爵体系才开始混淆,传统国号封爵逐渐取代美号,比如天禄二年(948)十月,宗室耶律牒蜡封燕王,是第一个使用汉人王爵的契丹贵族。

独特的辽金王爵:不止有郡王和亲王,还有一字国王、两字国王

进入穆宗述律时代后,吉祥美号就彻底被中原的传统国号封爵取代,且在应历九年(959)出现追赠后族驸马都尉萧沙姑(萧敌鲁之子)为卫国王的现象,这是辽国首次出现国王的称号。

景宗明扆在位时,王爵封授的规模开始扩大,毕竟景宗得位不正,需要拉拢人心,所以在保宁元年(969)四月,对皇室近亲不分差别的大分封。

比如太宗嫡子太平王罨撒葛进封齐王,太宗庶子必摄封越王,敌烈封冀王;皇太叔李胡的嫡子赵王喜隐进封宋王,庶子宛封卫王;人皇王的庶子隆先封平王,稍封吴王,道隐封蜀王等等。

景宗时代还出现第二位死国王,即皇后萧绰的父亲魏王萧思温,被追封楚国王。此时辽国的王爵制度已经趋向完备,等圣宗即位后,就更加完善,且在封授对象上开始有所限制,并开始重视嫡庶出身问题。

契丹辽国第一个活国王就出现在圣宗朝,即名将耶律休哥,在统和四年(986)封宋国王,这显然是突出休哥卓越的功绩才给的封赐。

独特的辽金王爵:不止有郡王和亲王,还有一字国王、两字国王

在此之后,为了突出某人的优越地位和重大功绩,生封或者死赠国王逐渐增多:

统和十六年(998),圣宗的两个母弟,恒王隆庆进封梁国王,郑王隆祐进封吴国王;二十二年(1004),相臣韩德让(耶律隆运)也从齐王进封晋国王。

隆庆后来进封晋国王,又进封秦晋国王,成为契丹首个两字国王,还是活的;而隆祐则先后进封楚国王、齐国王。韩德让的侄子燕王耶律制心在太平四年(1024)死后,被追封陈国王。

到了兴宗时代,就更是遍地一字王和一字国王了,受封人群特别集中在兴宗外家、钦爱皇后萧耨斤家族。

兴宗儿子道宗,在即位后的第一个十年里,也是大肆封赠王爵,但随着皇太叔重元之乱后,因为道宗对亲贵的猜忌日深,封授数量就大幅下降,道宗甚至在大康五年(1079)十月颁诏“诏惟皇子仍一字王,余并削降。”

意思就是:以后只有皇帝儿子可以封授一字王以上,其余的一字王统统降级成郡王。当时炙手可热的宠臣魏王耶律乙辛,就因此被降封混同郡王。

独特的辽金王爵:不止有郡王和亲王,还有一字国王、两字国王

到了末代天祚帝在位时期,由于国事颓败,为了拉拢人心,又开始打破道宗惟皇子得封国号王的规定,对皇室近亲以及后族亲贵等,都授予国号王爵,越往后期,王爵封授就越混乱。

通过对辽国王爵的梳理可知,在辽国,两字国王就是最顶级的存在,见诸史籍的辽两字国王号一共有以下几位:

①秦晋国王耶律隆庆,圣宗母弟,开泰元年(1012)十二月,从秦国王进封,是契丹第一位两字国王。

②秦晋国王耶律淳,道宗母弟耶律弘本之子,天庆六年(1116)六月,从魏国王进封。

③燕赵国王耶律洪基,即辽道宗,在重熙十二年(1043)八月,从燕国王进封。

④宋魏国王耶律弘本,即道宗母弟,清宁九年(1063)七月之后,从宋国王进封。

⑤秦越国王耶律弘世,即道宗母弟,清宁九年(1063)七月之后,从秦国王进封。

⑥秦魏国王耶律弘世,大安三年(1087)七月薨,十月从秦越国王追进封。

从上面五爵六例五人两字国王的封赐可知,契丹皇室对血亲的封爵标准就是,有个高贵的出身,才是受封的首要条件,功绩反而是次要因素,所以,干啥都不如会投胎是吧?汗!

独特的辽金王爵:不止有郡王和亲王,还有一字国王、两字国王

当然了,对于非皇帝嫡系血亲的人来说,受封的标准除了出身显贵之外,还要看个人的能力和功绩,即功、亲相辅相成。

有辽一代,契丹人中出身一般,却能够封国号王爵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五院部贫民家庭出身的耶律乙辛,因为重元之乱有功起家,受到道宗的信任,封赵王;一个是出自楮chu特部的萧德,也是因为重元之乱,斩重元嫡子涅鲁古脑袋的功劳,封汉王。

向辽国称臣的西夏国王爵制度,其实和辽国差不多,都是两字国王最高,接下来依次是一字国王、一字王、嗣王、郡王。

有认真的读者朋友看到这里就会发现,咦?辽、夏王爵制度可是存在区别的,没错,就是辽国没有嗣王这一说,但是,夏国就存在嗣王的现象。

简单举例说明,辽驸马都尉、兰陵郡王萧继远,在死后被追赠宋王,他的儿子驸马都尉萧绍宗并没有继承他兰陵郡王的爵位,而是另外封吴王。

再看夏国的李遵顼,他父亲是齐国王彦忠,在父亲去世后,李遵顼就嗣齐国王的爵位,后来这个家伙篡位当了夏国皇帝。

独特的辽金王爵:不止有郡王和亲王,还有一字国王、两字国王

由于西夏皇室的人丁单薄,所以,见诸史籍的宗王就比较少,其中,一字国王只有晋国王察哥、齐国王彦忠、梁国王安惠。两字国王就只有秦晋国王任得敬,以及齐赵国王某某人了。

再来看金国,金国的王爵制度是继承辽国的,金国王爵从高到低依次为:两字国王、一字国王、一字王、郡王,在同级别中,依旧存在大国、次国、小国之分。

辽金王爵略有不同的就是:辽国高等级的一字国王、两字国王从始至终都存在,是辽国封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金国在正隆二年(1157)改制后,就取消了国王的封授,亲王止封一字王,也基本属于皇子、皇兄第所专有。

也就是说,在正隆改制前,金国也是遍地一字王、一字国王,两字国王也会偶尔出现,但在改制后,非皇帝儿子、兄弟的,就只能降封郡王、国公了。

独特的辽金王爵:不止有郡王和亲王,还有一字国王、两字国王

作为曾经最顶级的存在,金国的两字国王只有以下几位:

①梁宋国王完颜宗干,太祖庶长子,金熙宗养父,海陵之父,在天眷二年(1139)从辽王晋封。海陵篡位追尊德宗明肃皇帝。大定二年(1162)削庙号,二十二年(1182)削帝号封辽王。

②秦汉国王完颜勗,金穆宗之子,皇统九年(1149)海陵篡位后,从汉国王进封。

③周宋国王完颜勖,天德二年(1150)从秦汉国王进封。正隆二年例降金源郡王。

④秦汉国王完颜宗雄,金康宗长子,天德二年从齐国王追封。正隆二年追降金源郡王。大定二年追赠楚王。

⑤周宋国王完颜宗翰,金景祖曾孙,太祖堂侄,天会十四年(1136)从晋国王追封。正隆二年追降金源郡王。大定三年(1163)追赠秦王。

⑥辽越国王完颜杲,金太祖母弟,皇统三年(1143)从谙班勃极烈追封。正隆二年追降辽王。

⑦辽燕国王完颜宗望,金太祖第二子,天德二年从晋国王追封。正隆二年追降。大定三年追赠宋王。

⑧梁晋国王徒单恭,海陵岳父,海陵篡位后从某一字王进封。正隆二年追降赵国公,后追进齐国公。大定初追降巩国公。

独特的辽金王爵:不止有郡王和亲王,还有一字国王、两字国王

从上面六爵八例七人两字国王的封赐看,金国皇帝对高等级王爵的封授,还是比较注重功绩的,出身反倒居其次,就算徒单恭,尽管他本人与国无益,但对海陵来说,却是功莫大焉,所以得封两字国王。

把辽夏金三国的王爵制度简单相比较后,就会发现,后辈金国的王爵制度比前辈辽夏更为完善和严格,《金史》和《大金集礼》中,也详细的记载了大国、次国、小国的王号,以及不同时期的变动,留给后人的信息更多。而辽夏两国,别说王号名称不见记载,连王号之间的等级大小,也得拼了老命去对比。

总的来说一句话,如果不幸生在古代,要想封王进爵,有才干还是不如会投胎,像耶律乙辛和萧德那样寒门逆袭的崽,大辽二百多年就出他俩。

所以,现代人还是老实呆在现代吧,别梦想像小说那样穿越了,你以为你穿过去不是秦皇就是汉武?不然就是明宗、清祖?别闹了,你穿成平头百姓的概率更大!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李忠芝《辽代封爵制度研究》、唐抒阳《辽代王号等级研究》、孙红梅《金代封国之号与国号王爵类型》、《辽史》、《金史》、《大金集礼》等

透过表象寻找历史真相,以史为论,诉说个人见解,谢绝脱离人文环境的过度解读和阴谋论。有喜欢辽夏金元以及宗庙迁祧、后宫八卦的朋友可以关注猴格。

Tags:辽朝   耶律阿保机   女真   懿德皇后   隋朝   金朝   唐朝   萧观音   长沙   宋朝   敦煌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