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张松献图故事始末:一张地图改变刘备命运,曹操一统天下再无可能(张松献图的原因和经过)

网络整理 2022-06-07 最新信息

文:刀与笔(作者原创授权)

攻占益州是刘备集团的战略目标之一,但益州险塞、蜀道难行,由于益州的地理优势,强攻定然不是上策,同时师出无名,在道义上也难站稳脚跟。从另一个侧面看,刘备集团攻取益州一定程度上也是抓住了良好的机遇,无论是历史还是小说,刘备入川均是益州之主刘璋主动相邀,而积极促成刘璋做出这一决策的则是刘璋帐下的张松。

小说中,张松献图的故事开启了刘备攻取益州的序幕,而张松从私藏西川地理图本到许昌遭遇曹操冷遇再到荆州受到刘备等人礼遇最终感动献出西川地理图本并向刘备提出取川建议的整个过程的线索清晰、叙述集中。但在历史上,有关张松的故事线索似乎若隐若现,叙述也较为零散。

张松献图故事始末:一张地图改变刘备命运,曹操一统天下再无可能

张松与曹操见面的时间

小说《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因曹操破了马超,声名日盛,汉中张鲁恐曹操趁势攻取汉中,于是谋划进攻益州。刘璋闻报震恐,于是张松自告奋勇前往许昌曹操处,欲游说曹操先行进攻张鲁,以解益州之危。小说中,张松自告奋勇前往求见曹操的时间是在曹操破马超之后,亦即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左右。但历史记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曹操平定荆州后到赤壁之战前夕,刘璋就曾派遣张松拜见过曹操。《三国志刘二牧传》载:“璋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资治通鉴》亦有相应记载:“(建安十三年)益州牧刘璋闻曹操克荆州,遣别驾张松致敬于操……操时已定荆州,走刘备,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归,劝刘璋绝操,与刘备相结,璋从之。”

由此可见,历史上张松与曹操见面的时间更早,且张松对曹操的成见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一直持续到了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

《三国志 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杂记》载:“刘璋遣(张松)诣曹公,曹公不甚礼;”曹操为何轻慢益州使节张松?历史记载主要是因为当时曹操“已定荆州,走先主”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因此滋生了得意自满的情绪。对此,习凿齿评价:“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是以君子劳谦日昃,虑以下人,功高而居之以让,势尊而守之以卑。情近于物,故虽贵而人不厌其重;德洽群生,故业广而天下愈欣其庆。夫然,故能有其富贵,保其功业,隆显当时,传福百世,何骄矜之有哉!君子是以知曹操之不能遂兼天下者也。”此处,习凿齿认为曹操因一时骄傲自满而而错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小说并没有提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这场会见,而是将张松面见曹操统一放到了曹操破马超之后。而曹操轻慢张松的根本原因亦是曹操滋生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小说第六十回这样叙述“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用“傲睨得志”来表现曹操此时不可一世的姿态。此外,小说还塑造了张松“候了三日,方得通姓名。左右近侍先要贿赂,却才引入”的细节,用以集中描述曹操此时轻贤慢士的态度。

张松献图故事始末:一张地图改变刘备命运,曹操一统天下再无可能

张松的样貌与才华

小说在描写曹操初见张松时,有这么一段叙述“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如果说曹操轻慢张松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自身滋生了自满的情绪。那么,张松的样貌“猥琐”以及“语言冲撞”则是小说中张松为曹操所厌恶的直接原因。

先说样貌“猥琐”。《三国演义》中相貌堂堂者不在少数,但也有个别样貌丑陋的人物,如庞统。而张松也属于貌丑的角色,张松一出场,小说描述其“额䦆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言语有若铜钟。”可以说身材五官的比例是极不协调的,故而小说作者会以曹操的视角以“人物猥琐”来总体评价张松的样貌,用语毫不客气。当然,小说对张松样貌之丑进行了夸张,《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杂记》和《资治通鉴》中记载张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亦即历史上的张松个头不太高,同时这个人比较不修边幅。相比小说“人物猥琐”的描绘,历史上的张松大抵个儿小邋遢而已。这里还有一处需要特别说明,即张松的兄长张肃与张松相比样貌出众,《益部耆旧杂记》载:“张肃有威仪,容貌甚伟。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然识达精果,有才干。”这里将张肃张松兄弟二人进行了综合对比。史载张肃也曾在张松之前出使曹操处,并受到曹操较高的礼遇。在笔者看来,曹操此处礼遇张肃而轻慢张松一方面说明曹操待人有时也是“外貌协会”,另一方面则说明张松的外表气质确实先天欠佳。而张松之所以“疵毁曹公”,铁了心劝说刘璋联合刘备大抵也是因为兄弟之间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再说“语言冲撞”。敢当面顶撞曹操,是因为张松颇负才学。《三国志 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杂记》和《资治通鉴》在评价张松“为人短小,放荡不治节操”的同时也提及了张松“识达精果,有才干”,且此处记载明显有转折意思,意在强调张松虽然其貌不扬,但确有才能。

那么,张松之才何以体现?小说中的经典情节是张松在杨修面前展现了自己过目不忘的本领,仅看了一遍杨修递过的曹操所著的《孟德新书》,即可“从头至尾,朗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此处情节有相应的历史依据,《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益部耆旧杂记》载:“刘璋遣诣曹公,曹公不甚礼;公主簿杨修深器之,白公辟松,公不纳。修以公所撰兵书示松,松宴饮之间一看便闇诵。修以此益异之。”此处记载与小说所描述的情节基本类似,只是将曹操所著的兵书具体命名为《孟德新书》而已。

张松献图故事始末:一张地图改变刘备命运,曹操一统天下再无可能

有关西川地理图本

西川地理图本可以说是张松献图故事的重要物件,其中载明了益州的“地理行程,远近阔狭,山川险要,府库钱粮”,也是张松引以为傲的投名状。在历史上,没有明确出现“西川地理图本”这一物件,但《三国志先主传》裴松之注引《吴书》记载:“备前见张松,后得法正,皆厚以恩意接纳,尽其殷勤之欢。因问蜀中阔狭,兵器府库人马众寡,及诸要害道里远近,松等具言之,又画地图山川处所,由是尽知益州虚实也。”这里提到了“画地图山川处所”,即小说中西川地理图本的历史原型。只不过,历史上“画地图山川处所”并非张松一人所作,提供信息的还有法正等人。

小说对张松献图故事的整合以及张松人物的塑造有其历史原型,但小说似乎忽略了张松曾因为曹操对自己的轻慢而一直耿耿于怀的历史事实。而小说中,张松从出场到谢幕其大抵还是为了对比曹操(后期)和刘备在待人上的不同态度。

Tags:曹操   三国志先主传   刘备   张松   三国演义   刘璋   荆州   三国志刘二牧传   益部耆旧杂记   资治通鉴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