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系列·第三篇 科举(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哪些)

网络整理 2022-05-31 最新信息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越来越成为中高考的必选项。本人陆续梳理、编辑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部分知识。如:天文、历法、地理、乐律、职官、科举、礼俗、饮食、建筑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 科举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系列·第三篇 科举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社会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一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度对于国家而言是提供一种比较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对于个人而言是提供了一条一夜之间“摆脱贫困”、在金粉世界迅速“飞黄腾达”的途径。在今天的全国统一高考中,我们多少仍能看到古代科举制度的形象。

《论语·为政》的为政以德的观念,最早可以上溯到大禹治水的传说时代。孔子说,为政以德,就像是北极星。靠道德施政的原则指引着政治权力的高标,在天的“中央”“永放光芒”;而满天的星斗,都围绕着它旋转。

古有乡举里选之说。《周礼·地官·乡大夫》讲到三年举行一次“大比”。(先秦士以上阶层世袭,士以下靠选举,这就是“大比”。)以考察乡人的“德行道艺”,选拨贤能的人才。《礼记·王制》提到“乡论秀”,经过逐级选拔,有所谓俊士、进士等名称。《礼记·射义》还提到诸候贡士于天子。这些说法虽然不能证明先秦确有贡举制度,但是后世科举制度上的一些做法和用语,有的是从这里来的。

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的制度。汉高祖下过求贤诏,汉文帝也曾下诏察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又诏令天下察举孝廉和茂材。茂材就是秀才(优秀的人才),据说后因避东汉光武帝讳才改称茂才的。汉昭帝以后,举士包括多方面的人才。东汉承袭旧制。一般说来,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以举孝廉为盛。但是东汉桓帝灵帝以后,“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秀才本应贤良,而连字都不认得;孝廉本应孝廉,而察举的却是与父不同居的不孝之子。)可见当时的察举已经很滥了。

汉代被荐举的吏民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等第高下授官。有所谓“对策”和“射策”。“对策”是将政事或经义方面的问题写在简策上发给应举者作答;“射策”则类似抽签考试,由应举者用矢投射简策,并解释射中的简策上的疑难问题。后来“策问”的形式定型化了,所以后世把它看成为一种文体,萧统《文选》称之为“文”。“对策”也被认为是一种文体,简称为“策”,刘勰《文心雕龙·议对》篇说是“议”的别礼。汉代董仲舒的对贤良策,是这种文体的名篇。至于“射策”,后来则成了一个典故,杜甫《醉歌行》说“只今年才十六七,射策君门期第一”,就是在应举考试的意义上运用这个典故的。

魏晋以后,地方察举孝廉、秀才的制度基本未废。所以李密《陈情表》说:“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魏晋南北朝有所谓九品官人法,各州郡都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的高低,分为上上、上中直到下下九品。这种制度本来是为了品评人才的优劣,以便选人授官,但是后来由于担任中正的都是“著姓士族”,人物品评全被豪门贵族所操纵,“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实际上成了门第高低的标志了。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系列·第三篇 科举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诗赋的题目和用韵都有一定的规定。诗多用五言六韵(近代变为五言八韵),有一定的程式,一般称为试帖诗。例如韩愈的《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一诗,就是这种体裁的作品。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人常说“举进士”,例如韩愈《讳辩》说∶"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韩愈《送孟秀才序》说:“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由此可见,唐代进士、举人和秀才的概念与后世不同(参看下文清代的科举制度)。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唐初考官由吏部考功员外郎担任,开元中改由礼部侍郎担任。礼部侍郎缺人,由他官主考,称为权知贡举。唐人有关科举考试的文章常常讲到有司、主司等,都指考官而言。参加进士科考试要请当世显人向考官推荐奖誉,才有及第(及格)的希望。及第以后称考官为座主、为恩门,对座主则自称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为同年。

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亭子,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

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博学宏词”或“拔萃”的考选,取中后才授予官职。(《新唐书·选举志》:“选未满而试文三篇谓之宏辞,试判三条谓之拔萃,中者即授官。”)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拔萃”,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韩愈虽然进土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为此,韩愈以“前乡贡进士”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

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前后不下百十种。这些称为制科。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开元十九年(公元 731 年)以后改为吏部选人的科目,每年举行考试。宋代制举恢复博学鸿词科,直到清代还有博学鸿词科。

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有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一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庠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由捐纳而取得监生<国子监生员>资格的所谓例监,也可以参加乡试。)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围、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后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附带说一说贡生。清代有岁贡、恩贡、拔贡 、副贡。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国子监的,称为优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保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乡试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称为副贡。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系列·第三篇 科举

科举还有武科一类。唐朝武则天时代就开始有武举了,后代相沿,直到清代还有武科考试,这里不细说了。

科举是封建时代最高统治阶层收买士人为之服务的一种手段,汉代的察举也是同样的性质。封建皇帝并不隐讳这一点。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 196 年)下诏说:“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者,吾能尊显之。”(见《汉书·高帝纪》)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 106年)下诏说:“夫泛驾之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见《汉书·武帝纪》)据记载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见《唐摭言》卷一《述进士上篇》)知识分子热衷于功名利禄者,把科举当作入仕的途径,因此也就甘心受人收买和笼络,虽老死于科场亦无所恨。“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见《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一千多年以前,早就有人揭露了科举制度的阴暗面了。

Tags:举孝廉   文化   礼记   韩愈   汉朝   汉昭帝   东汉   汉灵帝   汉桓帝   论语   汉文帝   汉光武帝   高标   萧统   刘邦   孔子   刘勰   汉武帝   清朝   西汉   柳宗元   武则天   唐高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