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范蠡:他是越王勾践的谋士、上将军,后来为什么被尊奉为财神?(越王勾践世家原文翻译节选)

网络整理 2022-05-31 最新信息

新春伊始,人们常常会忙着迎财神,那么迎接的财神都是谁,他们又为什么能够成为财神呢?

细分起来,财神有正财神和偏财神之说,影响最大的说法就是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范蠡,武财神关羽,文武财神都是民间所说的正财神。

听起来都是古代的著名人物,那么他们又是怎么成为财神的呢?

先从文财神范蠡说起。

范蠡是春秋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还是我国最早的慈善家,古代商人的鼻祖。

范蠡出身贫寒却博学多才,早年帮助勾践振兴越国,勾践成就霸业之后他选择激流勇退,乘小舟遨游于山水之间。后来范蠡曾经三次经商成为巨富,但是他不爱金银财宝,三次巨富,三次散尽家财,人们称赞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1、忠以为国

大约公元前536年,范蠡出生于楚国宛县(现在的河南南阳)三户,他少年时就有大志,曾经跟随著名的谋士计然学习。

这位计然又是什么人呢?从他的著作中可以找到一些线索。计然写了一部《文子》(又称《通玄真经》),《文子》被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北魏李暹所作的《文子注》中记载文子“姓辛,号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说计然就是老子的弟子文子。

范蠡:他是越王勾践的谋士、上将军,后来为什么被尊奉为财神?

资料图

从这些资料来看,计然是老子的弟子,范蠡又以计然为师,范蠡接受的教育应以道家内容居多。

学成之后的范蠡在当地颇有圣贤之名,时任宛县县令的文种听说后就特意前去拜访,两个人十分谈得来,文种很欣赏范蠡的品格和才华。

公元前511年,文种邀请范蠡一起前往越国(现在的浙江省)。

当时的越国力量薄弱,越王勾践正是求才若渴的时候,于是就很痛快地接纳了范蠡和文种。

吴国和越国之间征战多年,公元前493年,勾践听说吴王夫差日夜练兵准备攻打越国,他就想先发制人,主动发起进攻。

范蠡知道勾践的想法之后,劝谏说道:“我们不能主动发起攻击。兵者凶器也,发动战争是违背道德的行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阴谋去做背德的事情,又是使用凶器,一定会受到上苍的反对,这样做的话形势对我们很不利。”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了这个情节:

勾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欲先吴未法伐之。范蠡谏曰:“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

但是勾践决心已定,根本听不进范蠡的劝告,不久就发起了对吴国的攻击。

吴国马上召集精兵良将进行反击,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俘虏。

勾践这才知道范蠡之前的劝谏是正确的,他对范蠡说道:“当初没有听你的话,导致我现在落到这个地步,以后怎么办呢?”

范蠡对勾践进行了一番劝解,《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做了这样的记载:

蠡对曰:“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以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范蠡告诉勾践说:“能够完好地保住基业的人,必定要效法天道的盈而不溢;能够平定倾覆之事的人,一定懂得人道的谦卑;能够很有节制地做事的人,会遵循地道的因地制宜。现在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您应该对吴王谦卑有礼,多说好话,多送贵重的礼物,如果还是不行,您就只能亲自去到吴国,侍奉在吴王左右了。”

吴越两国谈判的最终结果,就是让越王勾践到吴国去服侍吴王。

范蠡:他是越王勾践的谋士、上将军,后来为什么被尊奉为财神?

勾践卧薪尝胆图

公元前493年,越王范蠡进入吴国为奴三年,一直到公元前490年才得以赦免返回越国。

回到越国之后,勾践卧薪尝胆,亲自耕作,和百姓同甘共苦。范蠡劝谏勾践注重农桑,顺应天时,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发展经济,其次是亲民,内亲群臣,下义百姓,发展协调和稳定的社会关系。

勾践按照范蠡的建议逐步实施,国力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前482年,勾践成功伐吴,吴国军队大败,勾践得以雪洗前耻。

2、智以保身

范蠡刚开始辅佐勾践的时候,曾经把老师计然推荐给越王勾践,但是计然见过勾践之后拒绝跟随他。

计然悄悄告诉范蠡说:“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荣乐。”

勾践这个人啊,你看他长得尖嘴猴腮的,只能够和他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因为通过相貌断定了勾践的为人,计然就没有辅佐勾践。

当初计然教给了范蠡七条计策,结果范蠡只用了五条就帮助勾践实现了霸业,范蠡对老师更加崇信。

范蠡:他是越王勾践的谋士、上将军,后来为什么被尊奉为财神?

范蠡塑像

到勾践灭吴,范蠡已经跟随勾践二十余年,期间他苦身戮力,精密布局,曾经到吴国做了两年的人质,也为勾践富国强兵提出了不少对策。正是在他和文种的辅佐下,勾践才得以成功实现雄图霸业,在江淮一带再没有对手,能够号令群雄,在各诸侯国中称王称霸。

勾践任命范蠡为上将军,还准备大加赏赐。但是,在这功成名就之时,范蠡想起了老师说过的话,知道自己是时候功成身退、隐退江湖了,于是他向勾践递交了一份辞呈,准备归隐。

勾践十分诚挚地挽留范蠡,对他说道:“你留下来,我把越国分一半给你。”

但是范蠡执意要走,他用一叶轻舟装好自己的金银细软,带着自己的随从,泛舟五湖之上,从此不再过问越王勾践的事。

范蠡离开的时候,给昔日的好友文种写了一封信,对他说了那句有名的话:“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然后把老师当初告诫自己的话告诉了文种,让他清楚勾践是什么样的人,提醒他早做打算。

文种收到信之后,对范蠡的话深信不疑,于是开始称病不朝。

范蠡:他是越王勾践的谋士、上将军,后来为什么被尊奉为财神?

越王勾践剑

然而,即便是这样,文种仍然没有逃脱勾践的毒手。因为文种不去上朝,有人就向勾践告发,说文种想要谋反作乱,勾践于是赐给文种一把剑,对他说道:“当初你曾经告诉我七个对付吴国的策略,结果我只用了三个就打败了吴国。现在你还有四条策略没用呢,不如你就用这四条策略去追随我的先王吧!”

勾践的话用意如此明显,文种没有其他选择,只好自刎而死,追随勾践的先王于地下。

范蠡告诉文种的那句“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直流传到现在。

古往今来,帮助帝王成就霸业、立下赫赫战功的名臣武将数不胜数,然而能够善终的却十分罕见,范蠡懂得及时功成身退,显然对道家智慧领会得十分透彻,应用到位且娴熟。

3、商以致富

范蠡隐退之后,隐姓埋名,四海闲游,后来他来到了齐国,在这里他自称“鸱夷子皮”,开始在海边过起像农夫一般耕种的生活。

范蠡父子几人辛勤劳动,不惧劳苦,没有多长时间,居然积累起了数千万的家产。齐王听说范蠡如此贤能,于是就聘请他担任国相。

范蠡:他是越王勾践的谋士、上将军,后来为什么被尊奉为财神?

范蠡塑像

范蠡本来就是功成名就的人,他离开越国是为了避开功名利禄,以及因此会惹起的灾祸,可是在齐国的耕种生活仍然让他成为巨富,甚至因此登上相位。面对这种局面,范蠡叹息着说道:“能够做到我这个程度,实在已经是平民百姓的极致了。长期承受这样的尊名和富贵,实为不祥。”于是他再次激流勇退,把相印还给齐王,散尽家财,悄悄地离开齐国,来到陶地(今山东定陶)居住下来。

范蠡之所以选择陶地,是因为看中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处于交通要塞,是很好的经商之所。

在陶地,范蠡自称“陶朱公”,他带领自己的几个儿子耕种、贸易货物,充分运用计然曾经教给他的经营策略,没有多长时间,再次成功致富。

范蠡不论是辅佐越王勾践,还是在齐国耕种,在陶地经商,都能够取得成功,这显然是他具备足够的智慧与能力,但是他却并不沉迷于功名利禄,总是能够及时远离功名、散尽余财,贤能却又淡泊。

尾声

公元前448年,88岁高龄的范蠡卒于陶地,他留下的著作包括:两篇《范蠡》兵法、《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和《卢氏本草经》。

在《计然篇》中,范蠡简要阐述了遵循事物发展规律、不以个人意愿随意作为的道家思想;《陶朱公生意经》则言明做生意应该注意的各个方面:勤快、公平、节俭、细致、尽责,不一而足,全面而细致,为商人的经营提供了可供实施的细则。

因为范蠡多次艰苦创业,善于经营,擅长理财,为后世商人提供了完善的经商理论,所以后世的商人常常供奉他的画像或者塑像,称他为“商圣”、“商祖”,随着时代的变迁,范蠡的形象就逐渐演变成为世人供奉和信仰的财神。

Tags:范蠡   勾践   夫差   南阳   关羽   史记   吴越   经济   北魏   老子   河南   春秋时期   浙江省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