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圆明园毁灭资料和图片)

网络整理 2022-05-15 最新信息

圆明园被世人誉为“万园之园”。

它位于清代北京的西北郊,历经六位皇帝150余年的经营,倾注了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和大量白银,才得以建成,。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圆明园的盛景注定不能永世长存,它仅仅维持了不到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就衰败了。

侵略者、军阀、土匪、奸商、地痞等一起参与了毁坏圆明园的行动,偷运文物、烧毁建筑、砍伐古树等恶行无一不做。

圆明园的藏品就这样空了,房屋倒了,水池也脏了,曾经的辉煌不复存在,只剩残垣断壁。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这种衰败的景象,一直维持到建国以后,才有所改变。

在国家的号召下,各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将修复圆明园遗址的工作提上日程。

各路考古学家也马不停蹄地进行发掘清理工作,圆明园的样貌这才渐渐恢复,深藏其中的约五万件文物才得以重见天日。

那么,圆明园的毁坏因何而起?如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01 一把火,一捧灰

对圆明园进行大规模焚毁的外国侵略者一共有两波。

第一波是英法联军,第二波是由英、美、法、德、俄、日、奥、意组成的八国联军。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与侵略者签订了数条不平等条约,中国在割地赔款的基础上,还被强制性要求开放几大通商口岸。

但欧洲强盗们的胃口越来越大,渐渐不再满足于已得的特权和利益,想要加紧吞噬中国的步伐。

1854年和1856年,清政府陆续收到来自英国、法国和美国的修订条约的要求,但清政府都一一拒绝了。

1856年10月,英、法两国为进一步吞噬中国,榨取更多的利益,在俄国和美国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9月,英国公使巴夏礼和第八代额尔金伯爵的私人秘书亨利·洛赫前往通县和清政府谈判,却被清政府捉拿并押送到北京,同时被捉拿的还有一群英法士兵。

被关押期间,这些人受到了残忍的虐待,造成了总共20人的死亡。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额尔金得知消息后,立刻计划了一个报复行动–火烧圆明园,在行动前几天,额尔金在北京全城张贴告示。

他扬言要在九月初五日焚烧圆明园,以惩戒清帝的残暴和违约行为。

同年的10月6日傍晚,法国军队率先到达圆明园,却未能顺利进入园内,他们在宫门口遇到一群誓死抵抗的太监,在经过一番激战后,才得以入园。

次日凌晨,英军抵达圆明园,就立刻与法军代表在正大光明殿召开了分赃会议,在中国的领土正大光明地讨论如何搬空圆明园,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强盗。

法国将蒙托邦要求法国士兵,进入圆明园第一件事就是搜寻最罕见之珍品,然后立刻上交,由外交大臣送往法国博物馆,英国的格兰特将军也扬言要竭力收集大量的圆明园藏品并运送回国。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一场轰动世界的大型抢掠活动就此拉开帷幕,不过一夜之间,圆明园就失去了光彩。

1860年10月18日,格兰特派米歇尔骑兵团焚烧圆明园及周边地区。

大火整整持续了两天,滚滚浓烟盘旋在空中,迟迟不散,园内近300名太监、宫女等葬身火海,周边的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也受到波及。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再一次遭到毁坏。

战火纷飞之际,土匪、兵痞也趁火打劫,砍伐古树名木,拆运木料瓦石,偷窃古玩珍品。

民国时期,圆明园就像被抛弃的孤儿,军阀、富商、洋人等都能随意欺辱他。

园内的残存物遭到了长期的有组织地偷运,大量的石料木材被运走用于修建私人花园或是售卖变现,就连宫门外的影壁也被人拆运变卖。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当初傲立于世界的圆明园终究是抵不过纷飞的战火和贪婪的人心,在一次又一次的破坏下,变得面目全非,成了个只能让人怀念的遗址。

而当时宏伟壮阔的圆明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02 万园之园

圆明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组成,占地约350公顷,规模宏大,其总建筑面积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一万多平方米。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它既有皇家建筑的恢弘气派,又有江南水乡的灵动柔美,同时又汲取了西洋建筑的精华,各种风格融入一起,不显怪异反而别有趣味,是当之无愧的“万园之园”。

1707年,康熙皇帝赐给四皇子胤禛一座园林,并御题“圆明园”匾额。

康熙在位期间的胤禛一直都是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姿态,他将圆明园打造成一个世外桃源,融合了田园风光与原野之景,用于居住、游赏和学习,整体风格简朴低调。

此时的圆明园占地面积并不大,仅仅只有40到47公顷,园内设有书房、菜园、池塘、竹园、葡萄园等建筑群。

1723年雍正即位后,基于长期居住的需求,他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新增了大量的建筑,以满足上朝、吃饭、宴饮、娱乐、读书、教育孩子、祭奠等需要。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圆明园的面积增至200公顷,是当初的五倍之多。

圆明园的南部严格按照紫禁城的布局模式扩建了一个宫廷区,将圆明园从一个皇子赐园变成了除紫禁城以外的另一个权力中心。

宫廷区内设有一个大宫门,门前是东西朝房和内阁内府各衙门的值房,门后是出入贤良门,门前设有东西转角朝房、茶膳房、膳书房、清茶房、军机处等。

过了出入贤良门后,就是“正大光明殿”,该殿具有上朝听政、宴请外国使者、举办宴会的功能,“正大光明殿”的右边是“勤政亲贤殿”,雍正皇帝常在此处批阅奏折,召见大臣,处理国家政务。

“正大光明殿”的北侧有一湖,湖的前侧是帝后嫔妃的居所,属于‘“内寝区”,湖后侧以北、以东和福海周围,分布了大量的假山水池、名花古树、亭台楼阁等建筑和景观。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在乾隆时期,圆明园并没有再进行土地面积的扩展,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部分改建和增建,进一步丰富和改善园景。

长春园和绮春园这两个附园就是在这一时期修建而成。

圆明园在西,长春园在东,绮春园在南。三园呈倒“品”字形分布,形成圆明三园的格局。

长春园由乾隆本人亲自主持建造,是一座糅合了中式风格和西洋特色的园林,占地约一千亩,相当于圆明三园的五分之一。

乾隆在位期间,曾六次下江南,每次都会携画师同行,以便及时记录沿途的江南美景,长春园的思永斋、鉴园等仿江南建筑都是凭此而建。

除江南建筑以外,长春园还依照欧式园林修建了西洋楼,西洋楼由十余座西式建筑和庭院组成。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既有欧洲文艺复兴后期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和法国的“洛可可”风格,也有我国园林和建筑的特点。

既有大理石雕花券柱和彩色浮雕琉璃装饰,又有重檐琉璃瓦屋顶;既有西洋的宫殿、迷宫、线法画、喷泉、花坛和绿篱,也有我国的竹亭、叠石和甬路。

嘉庆继位后,并没有对长春园和圆明园进行大刀阔斧地改建,而是专注于绮春园的设计和整理。

绮春园作为嘉庆皇帝的主要居所之一,被陆续增添了勤政殿、烟雨楼、凤麟洲、畅和堂等建筑。

还并入了两座王宫园林,它们分别是成亲王的西爽村和庄敬公主的含晖园。

道光皇帝即位以后,大清开始走起了下坡路,资金十分紧张,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圆明园的改建,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白银去修缮和维护。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道光皇帝不仅对绮春园进行了改建,还新增了作为寝宫的慎德堂。

咸丰时期,清朝内忧外患,财力已不足以进行大规模的圆明园改修工程,但咸丰秉着祖上的传统,仍会对圆明园进行一些小范围的修缮和整改。

从康熙四十六年到咸丰十年,历任皇帝倾注了无数财力、人力和心血建成了圆明园,它以广阔的地域面积、精湛的建造工艺、多样的建筑风格闻名于世。

但它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建筑风景,还在于其中的丰富藏品。

法籍华裔学者邱治平曾说:“圆明园不只是离宫御园,也是博物馆,是建筑博物馆,园林艺术博物馆;更因其收藏罕见的珍品和典籍,可谓文化艺术博物馆。”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享有“文化艺术博物馆”盛誉的圆明园内有大量的艺术珍品,据专家估算,盛时圆明园的陈设不会少于100万件。

大约在商代时期,有一种木镶嵌工艺,就是将螺钿、金银、大理石、瓷等材料嵌入木中,组成图案。

明朝末年,一位姓周的扬州工匠将这一工艺进行了创新改良,把镶嵌的材料换成诸如金银、宝石、珊瑚等更为珍贵的材料,图案则以山水、楼阁、人物等图形为主,多有吉祥寓意,世人把这一工艺称为“周制”或“周铸”。

圆明园内的许多园区,大到门窗书架、桌椅屏风,小到茶具箱盒、笔床砚匣均采用“周制”。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不仅如此,圆明园内的名人字画、宗教佛像、典籍文献也是比比皆是。

《四库全书荟要》《古今图书集成》《兰亭八柱之册》《女史箴图》等珍贵文物,皆收藏于圆明园中。

难怪法国历史学家皮拉佐莉说:“要把中国皇帝几个世纪搜集在园内的所有珍品描述出来,可能要写好几本书。”

她认为圆明园曾容纳了物质世界所能创造的最精美、最罕有的东西。

03 圆明园的新生

盛时的圆明园堪称一座文化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珠宝、玉器、古玩、名人字画等稀世珍品。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但是好景不长,一批又一批强盗打开了圆明园的大门,一件又一件珍贵的文物收藏流散于世界各地。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来自中国的文物有164万件,而民间收藏的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圆明园。

国内留存的圆明园文物数量远不及国外,且大部分都是石质品,例如装饰点缀石件、建筑石构件、碑刻等

1976年,海淀区组建了圆明园管理处,该处成立之初,设备十分简陋,员工仅28名,但正是这28名热血职工,在当时的艰苦环境下保护了圆明园。

他们仅靠着铁锹、撬杠、铁镐和手推车,清运了整整三千多立方米的渣土,他们仅凭一架绞盘,从朗润园的湖底拉出了五块石雕巨屏和两件汉白玉方塔。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随后,他们又分别找回了留存在北京大学的流杯亭基座和中山公园里的汉白玉栏杆等石质构件。

从1984年起,圆明园遗址公园建设工程开始启动,占地建房的居民和各单位学校被逐个迁移出园。

工程队和考古学家通力合作,对圆明园遗址进行了有计划、有条理的清理整修工作,例如挖土造湖、修缮围墙、清理淤泥、维修道路等

在圆明园的大门被迫打开时,最先丢失的一定是最轻巧、最显眼、最名贵之物,而那些笨重的石块,大型的瓷器等不便于携带且看似不值钱的物品,往往面临着被砸碎、被丢弃的下场,毕竟强盗都有一个原则—得不到就毁掉。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如今看来,这种强盗逻辑的存在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不是它,考古学家们也不能从湖底淤泥和泥土之下找到那些残存的文物,虽然部分文物只剩碎片,但对于科技化的现代社会来说,复原只是时间问题。

截至目前为止,考古学家和施工人员已经找到了五万多件文物,整修了绮春园、西洋楼、藻园等遗址。

如园遗址位于长春园宫门的东侧,一座仿照南京瞻园建成的建筑景群,始建于乾隆时期,嘉庆年间又大规模重修。

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宫门、延清堂、含碧楼、西花园等建筑遗址,其中的延清堂占地面积最大,近深三间,面宽五间,殿前殿后均设有露台,后露台有一码头,前露台上有一凉棚,大殿内使用粉彩瓷砖和金砖铺地。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此外,如园遗址的各处建筑台阶均摈弃了传统的规整形状的石料,保留了石头天然的棱角和形态,完全顺应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

出土的文物主要有嘉庆御笔石刻、金砖、粉彩瓷砖、玉器、葫芦范残片等上千件,其中有两处碑石均镌刻了嘉庆皇帝的诗作。

紫碧山房遗址位于圆明园西北方,于雍正时期建成,在乾隆年间大规模重修。

考古学家在此发掘出了值房、宫门、含余清、澄素楼等建筑遗迹,以及瓷片、玻璃、石质建筑构件等文物。

除澄素楼外,紫碧山房的建筑均是采用整体的一块梁或板为基础,再以三合土为夯墙材料而建成的,其修建工艺与文献资料的记载基本符合。

大宫门遗址位于圆明园的南部,号称十八园门之首,始建于雍正时期。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考古学家在此发掘清理出了河道、石桥、东西朝房等遗迹,掌握了遗址的整个结构布局,弥补了文献资料的不足。

出土了陶、瓷、石等约3万余件文物,其中琉璃的数量最多,其按颜色可分为绿釉、黄釉、蓝釉等,但遗憾的是,大部分琉璃构件都有火烧的痕迹。

远瀛观遗址位于西洋楼中部,始建于乾隆时期,是一处典型的欧式建筑。

考古学家在此发掘清理出了6处房址、6条道路和12个灶。

出土了汉白玉、琉璃、砖石和瓷器等若干文物,琉璃按颜色可分为有黄釉、绿釉、蓝釉、酱色釉、黑釉、白釉等,瓷器有白地黑花碗、粉彩碗、红釉杯等。

同样位于西洋楼的养雀笼,也是考古发掘的项目之一。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考古学家在此发掘清理出了人行通道、库房、供排水系统等遗迹,掌握了远瀛观喷泉的运作方式,还首次发现了用于供水的喷泉铜管。

出土了琉璃构件、汉白玉构件、瓷片、玻璃器等文物,其中一个刻着“孔雀牌楼”的黄釉琉璃构件尤为重要,它为养雀笼曾圈养过孔雀一事提供了事实依据。

以上考古发掘成果只是探索圆明园的一小步,未来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圆明园的兴衰是和国家连在一起的,国家繁荣昌盛时,圆明园是“万园之园”,国家衰亡时,圆明园只是一个没有门的宝库。

圆明园被毁150年后,专家准备对其修复时,意外发现50000多件文物

中国只有强大了,才能守住圆明园,守住自己的瑰宝。

我相信,当初的中国能在战火中站起来,重建自己的家园,今天的我们也能通过不懈的努力,重现圆明园的盛景。

Tags:文物   法国   清朝   建筑   跟着地铁圆太原安家梦   康熙   故宫博物院   英国   不完美妈妈   博物馆   雍正   俄罗斯   欧洲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