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在河北拥有一万士兵的赵构,为什么始终不救汴梁?(赵构简介和历史事迹)

网络整理 2022-05-02 最新信息

在第二次汴梁保卫战开始前,康王赵构接受了一项任务:北上与金人和谈。

但是,当赵构渡过黄河后,宋金已经打得难解难分了。基于这个原因,沿途军民纷纷劝说赵构,不要与金人和谈。

在这种背景下,陪同康王一块去和谈的王云,被愤怒的人民群众给打死了。

这样一折腾,康王自然无法继续北上和谈了,所以便在河北地区驻扎下来,等待进一步的指示。

这对赵构而言,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如果赵构北上与金人和谈,估计也只能被打包带到长城以北了。

在河北拥有一万士兵的赵构,为什么始终不救汴梁?

在汴梁沦陷前,宋钦宗给赵构下诏,希望他在河北成立元帅府,调集四方军队勤王。

赵构收到诏书时,汴梁已经沦陷了,可赵构当时并不知道,所以他在河北相州成立了康王帅府,招收了一万士兵,军事最高指挥官是都统制陈淬。

三年之后,金军第一次渡过长江时,陈淬联合王燮的部队,共同防守马家渡。结果军队溃散,陈淬战死。如果陈淬不死,以他早期的地位,后来应该会有比较高的地位。

赵构在相州建立帅府之后,刑州(信德府)梁扬祖率领军队前来报道。

知道梁扬祖的人估计不多,但在这支队伍里,照样是牛人、名人一大群:张俊、杨沂中、田师中和苗傅都在这支队伍里。

在这些人当中,张俊是南宋开国五位大帅之一,另外四位分别是刘光世、韩世忠、岳飞和吴玠。排在五位大帅后面的,通常说法就是杨沂中。因为,杨沂中后来一直是禁军最高指挥官。

田师中虽然一直没有独当一面,但他是张俊手下最重要的将领之一。

后来,赵构希望张俊主动辞职时,言官就指责张俊,说他的头号亲信杨沂中在中央政府掌管兵权,二号亲信田师中在外面掌管兵权,张俊又担当枢密使,随时有可能失控。

邈言:“俊据清河坊以应谶兆,占承天寺以为宅基,大男杨存中握兵于行在,小男田师中拥兵于上流,他日变生,祸不可测。”

从这里我们大约可以看出,田师中在南宋初的军界地位。

在此前后,还有一位军界大佬进入了康王帅府,他的名字叫王渊。

如果顺路往下走,王渊的军队地位非同小可,因为王渊在军界的资历,远远高于此时的韩世忠和张俊等人。

王渊之相对于韩世忠,就如张所之相对于岳飞。说得具体点,韩世忠跑龙套时,是王渊一再给他机会,让他渐渐展露头角的。

始,王渊识韩世忠于微时,待之绝等,至是世忠为请地厚葬,经纪其家。

在南宋开国初期,王渊在一段时间内,俨然就是军界第一人。

问题是,王渊前期的地位太高、又升得太快,所以惹恼了苗傅和刘正彦,于是这两人直接杀了王渊,然后率军把皇帝给控制起来。

如果王渊活下来,军界地位自然是非常小可,就是苗傅和刘正彦,如果能活下来,军界地位也是非同小可的,即使不能进入南宋开国大帅行列,混个大将应该一点问题也没有。

问题是,苗傅、刘正彦一个想不开,非要玩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是直接就消失了在历史舞台上。

随后,进入康王帅府的还有几个牛人。一个是韩世忠、一个是刘光世。这人都是标准的牛人,稍微了解点宋史的人,对这二位基本都不陌生。

而此时的康王帅府中,还有一个日后的超级巨星,他的名字叫岳飞。只是现在的岳飞太年轻,只有二十四岁,所以也没有太高的身份。而且就在不久之后,岳飞就因为越级言事被开除。

这样一盘点,当时的康王帅府完全算得上群星荟萃。要说明的是:上面所罗列的这些人,都是日后正果非凡的、或干过惊天动地大事业的军界大佬。

在当时,比上述诸人更牛的大将,其实还有不少,只不过很多人的名字,都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在赵构称帝前,康王帅府属下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万。

从最简单的编制看,军级、师级、团级军官肯定多得去了。如果再加上附近前来报道的省级、市级、县级官员,数量就更多了。

在河北拥有一万士兵的赵构,为什么始终不救汴梁?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这些人为什么会纷纷向康王帅府集结呢?

传统史书的说法是:因为大家都渴望在赵构的率领下,前往汴梁勤王救驾。实际上,这种说法根本经不起推敲,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发起什么勤王的实际行动。

公元1127年十二月初一,康王帅府正式成立,直到第二年四月,金军才陆陆续续地撤离汴梁,在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康王帅府的兵马根本就没有向汴梁方向集结过。

对此,人们常常把它归咎于赵构不愿意这样做,问题是,如果大家都支持向汴梁方向集结,赵构拿什么阻拦呢?

如果赵构这两个字就有如此魔力,那么汴梁城内徽钦二帝的招牌岂非更牛?大家怎么可能因为赵构的命令,而罔顾徽钦二帝的命令呢?

从这个角度来看,康王帅府诸将之所以不救汴梁,纯粹是从战略角度在思考问题。大家普遍认为,当时的汴梁城已经无法解救了,与其思考如何解救徽钦二帝,还不如好好思考,如何解决未来的问题。

所以,大部分集结过来的官员,都在积极思考,是不是应该重新立一个新皇帝,然后大家一块分配帝国的残余权力。

当然了,没人敢把这种事端到桌面上说。只是从当时的表现来看,康王帅府诸将应该是这样想的,至少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

这个事情没有经过太多争论,大家一致认为,赵构可以成为我们的新皇帝,带领我们重造河山。

在河北拥有一万士兵的赵构,为什么始终不救汴梁?

赵构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呢?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北宋的灭亡过于突然,赵氏并没有呈现出“气数已尽”的姿态。

北宋肯定是打不过金国的,可这不代表北宋就该亡,如果不是被亮剑战略绑架,徽钦二帝完全可以跑到江南当皇帝。而金国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完全消化宋廷这块肥肉,所以只得黯然北归,留下一个孤零零的伪楚政权。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宋廷在江南的统治秩序并没有被瓦解,体制内的既得利益者,自然还倾向于寻找一面大家认可的旗帜,更希望出现一个强势的皇帝。否则,他们的既得利益就很难得到保证。

如果大宋的旗帜还飘扬在帝国上空,如果还有一个强势的皇帝,那么“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就不会响彻云霄。

如果大宋的旗帜突然消失,或是只剩下一面旗帜,却没有一个强势的皇帝领衔,那整个天下就会乱成一锅粥。

到时,那些让既得利益者感到恐惧不已的口号,就会成为时代最嘹亮的声音。当然了,即将面临异族统治的事实,也随时会变成现实。

在这种背景下,既得利益者自然会想办法,寻找一个人延续法统,并且齐心协力维护这个人的地位与权力。

赵构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即使没有赵构,也会有另一个人代替他的历史地位。而且,也很容易巩固皇权。

因为,在那个没有豪门大族垄断军政资源的社会里,在那个没有强大军阀、流寇存在的社会里,一个人爬上了皇位,就容易确立号令天下的权力。

在河北拥有一万士兵的赵构,为什么始终不救汴梁?

虽然没有赵构,大宋也不会彻底灭亡,可为什么是赵构,而不是别人呢?

这就牵涉到第二个问题:赵构有足够的威望和清醒的头脑,他让大家相信,选我上位,才是最正确的决定。

在赵构刚当皇帝的时候就有人说,赵构这个皇帝是非法的,因为徽宗和钦宗还活着,赵构这个皇帝算怎么回事?明天我们把徽钦二帝迎回来之后,应该怎么安排这两位呢?

赵构一听这话,立刻下令把这个人杀了,没人表示异议。

这背后的事情很是耐人寻味:按照后世的理解,迎接被俘虏的两位皇帝,是天下最正确的决定,可赵构居然敢因此杀人,而朝堂上下一片默许,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要明白,此时的宋廷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因为皇位继承人没有争议,而是因为大宋还没有李自成、张献忠那种巨寇,也没有左良玉、郑芝龙、高杰那种大军阀。

南宋可以迅速拥戴出一个中央政府,是因为旧的文官系统还普遍存在,基于他们的利益,他们希望拥戴出来个强势的皇帝,一个强势的中央政府。

最接近真相的猜测就是:朝堂主流意见是先保基本盘,然后再考虑下一步行动,现在立足未稳,居然就有人喊着北伐救皇帝,不杀他杀谁?

从表面上看,赵构杀人是因为他胆小怕事又恋权,可仔细一分析就能发现,赵构的行为基本代表了康王帅府当时的主流意见。

大家需要赵氏大旗,赵构有建立帅府的威望,又愿意迎合大众意愿,这才使得赵构成为了南宋的开国皇帝。

在河北拥有一万士兵的赵构,为什么始终不救汴梁?

Tags:宋高宗   韩世忠   南宋   岳飞   女真   杨沂中   河北   苗傅   张俊   刘光世   宋钦宗   我在宫里做厨师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