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男子山林中与华北豹对视3秒 辞秀文笔文qq掉大城市工作来巡山

网络整理 2018-06-23 本地信息
(原标题:华北豹的绝美诱惑他从北京辞职来巡山)

行走太行山十年,宋大昭只见过一次豹子:当时他一个人上山,走进山沟,突然看见前方有一个灵动的躯体,那流畅的身形,漂亮的花纹,曾在他脑海里闪现过无数次。那是一只成年豹子,离他只有三四十米远。

听到动静,豹子转过头来,与他对视了两三秒,然后踱着步子,淡定地离开,消失在山林里。

两三秒的时间,虽然只如惊鸿一瞥,却是他长久追寻的挚爱。

▲宋大昭团队用红外相机在和顺县野外拍到的华北豹

10年前,宋大昭在北京从事互联网工作,收入不错,但他觉得“非常无聊”,每天唯一的乐趣就是在上班路上看鸟。

2008年,他认识了中国民间保护华北豹的第一人——王卜平。那年五一,他作为一名志愿者来到山西,跟着王卜平一起进山,顿时觉得世界一下就变了。

于是他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大猫,经常去野外考察。后来,王卜平的钱用完了,正需要有人接棒。在命运的分岔口,宋大昭决定辞掉工作,接过旗帜,专职做保护。

他成立了猫盟(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主要在太行山地区对华北豹及其所代表的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和保护,以豹之名,守护荒野。

长期巡视山野

“这才是大自然该有的样子”

5月26日早上8点,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城,宋大昭换上军绿色登山服,放好相机、登山包等装备,启动越野车,向山里进发。

猫盟的办公地点在北京,和顺县位于山西省东麓,太行山中部,是华北豹的保护基地。25日下午,宋大昭一行三人刚从北京驱车过来。前方保护,后方运营,他经常两头跑。

沿着蜿蜒的公路进山,手机很快没了信号,两侧山脉连绵起伏,覆盖着广袤的针阔叶混交林。正值春末夏初时节,山上一片翠绿。

这样半原始的自然环境就是一个天然动物园,生活着狐狸、袍子、野猪……种类繁多的鸟儿,各色稀奇古怪的物种,以及当地食物链顶端的王者——华北豹。

山里道路空旷,宋大昭轻松地握着方向盘,不时把头扭向窗外。他目光敏锐,扫视一切可能出现的野生动物。“怎么连只野鸡也看不到?”开了一阵还没啥发现,他嘀咕着。

“那有只鹰鹃!”话音刚落,他把车停下,吹起口哨模仿其叫声。其他人瞪大了眼睛也没看见,他又指了指方向,原来是在几十米开外的灌木枝上。

宋大昭赶快从车后排拿出相机,用长焦镜头抓拍。鹰鹃欢快地叫起来,左扑右闪,最后扑腾一下飞走了,宋大昭过够了眼瘾,心满意足地再次将车启动。

随后他又“捕捉”到了其他动物:长着红色长喙的蓝翡翠鸟,在溪边捕食小鱼儿;苍鹭飞行的姿态很优雅,低低地盘旋;水塘里有大群林蛙的蝌蚪,他干脆下了车,走到水边观看。

▲每次进山,宋大昭都喜欢一路走一路拍

长期巡视山野,宋大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当开着车以一定速度奔驰时,一条蛇从路边冒出头来,他都能瞅见。

“这才是大自然该有的样子!”宋大昭说。

分岔口的选择

互联网工作无趣,辞职做专职保护

在专职做保护前,亲近自然就是宋大昭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他是江苏人,出生在甘肃,在人生的头十年,他生活在林相特别优美的秦岭,老听当地人说起林子里的动物故事,如黑熊藏在石头缝里,猎人打猎碰到豹子,被惊艳得目瞪口呆……当时他就听得直流口水,心向往之。

1997年大学毕业,他在北京从事通信类工作,2000年后又进入互联网行业,“这个行业现在欣欣向荣,如果我坚持下来的话,今天可能就不会来到这山野里了。”

但他始终无法说服自己。“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太无聊,每天就是做PPT、开会、提个案,很累。”虽然收入还不错,但他感觉自己做的这些毫无意义,“我都不知道做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

于是,他在烦闷中寻找乐趣,小时候的经历给了他启迪。他发现,上班时会经过一片荒地,那里有很多鸟儿,夏天可以看各种水鸟,迁徙季节有很多候鸟经过,冬天还可以看到猛禽……

小小的荒地让他很激动,就像发现一片宝藏一样。于是他每天早上早走一个小时,在荒地里看鸟,这是他一天当中精神最放松的时刻。

荒地看鸟,关注野生动物,是他最大的乐趣。直到2008年,宋大昭在网上认识王卜平,这是他人生中一个重要转折点。王卜平是中国以民间身份保护华北豹的第一人,其事迹像块磁铁一样吸引着宋大昭。那年五一,宋大昭作为一个志愿者跑到山西,跟着王卜平一起进山。

跟着走过一趟之后,宋大昭仿若顿悟了,他觉得山林在眼中也完全不一样了。

而王卜平投入巨大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去保护华北豹,也让宋大昭非常敬佩。居然还能这么活,可以选择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事去做,这是他以前没有想过的。

▲宋大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北京驱车来到和顺县,在猫盟基地待上几天

从那之后的更多时间,宋大昭都往野外跑。2012年,他在河北小五台山保护区做调查,结果下山时发生意外,摔断了腿,他回到家一边休养,一边思考。也是在那时,王卜平的钱花完了,正需要有人接棒。来到命运的分岔口,宋大昭面临着选择:是继续上班,把保护华北豹当业余间的从事,还是冒险跳出原来的生活,专职做保护?

最终,内心的召唤占据上风,宋大昭选择了后者,便一头扎进山林中。

让保护职业化

成立猫盟,进山安装红外相机并聘巡护员

2013年,宋大昭成立猫盟(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加入,现在共有五个人。他们之前都从事其他职业,却都在这个选择上,让自己的人生道路转了个弯。

猫盟创立时,曾预设两大长期项目:一是守护好山西的华北豹,保护王卜平留下的成果,并以此为蓝本,摸索和积累本地化保护经验;二是在中国版图上找齐12种中国野生猫科动物。

他们在野外安装红外摄像机,拍摄豹子和其他动物行踪,目前总共在和顺县及周边安装了八十多台相机。和顺县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进山装相机犹如水落大海,光靠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够,于是猫盟聘请当地村民作为巡护员,协助上山巡查,并定期换电池、取内存卡。

▲5月25日,巡护员上山查看红外相机,拍到了一只袍子

每次查看从山上取回的影像,是最激动的时刻。野猪、袍子、野鸡、豹猫……各种野生动物从镜头前经过,或小心翼翼,或淡定觅食,有时野猪还会来蹭相机……

而最激动人心的,莫过于拍摄到山林里的王者:华北豹。宋大昭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最近两年,猫盟总共在和顺县及周边拍到了16只成年豹子,另外还有一些幼年豹,种群数量比较稳定。

自发做动物保护,资金是一大难题。最开始三年,猫盟成员都没领过工资,还得自己投钱。宋大昭想了很多办法,他尝试接商业动物调查、商业拍摄,以保护的名义发起募捐等。后来,阿拉善SEE基金会伸出橄榄枝,给予资金支持,宋大昭和猫盟同事们总算可以放开手脚去做。

投身保护至今,宋大昭逐渐摸清了规律。他认为,最需要做的就是维持现在的环境,不去破坏,豹子自然会繁衍生息。

“人心最重要”

需要灌输和培养让村民也参与其中

也有几个矛盾需要解决。和顺县是肉牛养殖大县,农户喜欢把牛放养到山上,牛一上山,袍子等动物被吓跑了,豹子缺少食物,有时会攻击小牛,这就造成了豹子保护与农民生活之间的冲突。

▲和顺县是肉牛养殖大县,农户常在山里放牛

“本来这儿的农民是比较淳朴的,不会伤害豹子,但若豹子吃了牛,他们肯定不高兴。”宋大昭介绍,以前有村民很愤怒,一气之下在牛的尸体上下毒,豹子再回来进食时,就被毒死了。

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发生,宋大昭让巡护员与村民们加强沟通,一旦有豹子咬死牛,就由猫盟出钱赔偿。前年总共赔偿了6万多元,去年7万多元。

2015年,和顺县引进的一个20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工,风车就建在山头。宋大昭介绍,风电项目所在地虽然不在和顺县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但是对周边环境仍有一定影响。

“这对母豹的繁殖肯定有一定影响。”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为把风车拉上山,山间新修了一些公路,对植被有一定破坏,加上施工噪音,豹子肯定避开了。另外他表示,好在风电项目对环境不是毁灭性的打击,从长远来看会慢慢恢复,具体情况会如何,还需慢慢观察。

“人心是最重要的,现在村民们的意识好了很多,不会再问为什么要保护。”频繁地进山观察、与村民沟通,宋大昭欣喜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以前村民们比较缺乏保护意识,山上的野生动物有没有都无所谓,没了也不觉得是什么损失,这需要慢慢去灌输和培养,要有长远的计划,让村民参与其中。

而对村民的补偿承诺,他们也坚持做到,“只要栖息地还在,把盗猎的控制住,还是很有希望。”

▲猫盟在和顺县马坊乡野外设立的基地

在开车巡山的路上,可以看到一些新修的进山公路,露面泥泞还没铺水泥。宋大昭认为,动物对这些道路最终都是可以适应的,毁林才最可怕。

接下来,他设想让和顺县的动物保护更加职业化,让巡护员投入更多精力,再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把进山路口监控起来,搭建防御系统,消除威胁因素。

在当地,除了猫盟之外,和顺县生态保护协会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在会长杨晓东看来,投身动物保护的都是一些“不务正业”的人,但正是这些看起来“不靠谱”的人,做出了“相对靠谱”的成果。

和顺县当地也比较重视生态保护。据媒体报道,2017年5月16日,和顺县召开了猫盟负责人座谈会,和顺县委大大孙永胜提出了相关意见。孙永胜表示,要加大对和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坚持保护优先,强化“绿色”底线意识,把保护生态放在发展第一位,加大对珍稀物种的保护,特别是华北豹的保护。

2015年,王卜平生病去世,就埋在山上,守望着这片华北豹出没的丛林。宋大昭计划着,最近去给他上个坟,讲一讲山里新发生的事儿。

Tags:华北豹   山野   山林   和顺县   高薪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